第九届中国财经峰会于8月27日—28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信心与活力”。活动将有超过1000位商界、政界、学界、传媒以及文化艺术等领域代表出席,超过200位重要嘉宾担任演讲嘉宾,深度参与媒体超过300家,主流媒体报道3000余篇,影响和互动人次将超过1000万。

本届峰会为期两天,活动将深度探讨新冠疫情下的挑战与应对,传递2020信心与活力。活动包括开幕式、高层论坛、《商业的力量》致敬盛典、数字化大会、财富管理大会、新消费大会、区块链CEO圆桌等活动。

重点议题包括:抢抓新基建机遇、科创引领新时代、加速数字经济、5G与产业变革、AI+产业的无限场景、大健康产业新格局、TOB大时代、金融数字化、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资管行业发展展望、未来的银行等。

以下为51社保社会责任部总监任兆龙先生在本次峰会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非常感谢,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够代表51社保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我们的观点,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如何增强后疫情时代企业的韧性和潜力。

   作为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我们在这个领域有一个独到的发言权,因为疫情过后企业用工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后面我会分享一些我们在用工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分享之前做一个介绍,51社保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社保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从2014年成立至今虽然十年很多,但是我们发展非常迅速,现在我们在全国109个城市都有我们的直营分公司,现在服务了将近四万家企业。我们是行业内最快晋升一百万服务客户的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因为我们只用了五年时间。

   疫情之后大家都有很多的概念,比如共享用工、灵活用工,用工这个问题在疫情之后的企业,尤其是企业家实际上非常挠头,疫情期间大家都上不了班,用工的问题包括薪资等等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作为企业用工,国内是分了三大类,第一大类就是标准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占市场主流,大概70%以上,就是企业和个人一对一的劳动关系。第二类是非标准劳动关系,集体合同,还有劳务派遣、非全日制合同,这是现在政府大力鼓励,也是解决我们市场重要的一块。第三类就是非劳动关系,也是我们现在讲新经济,很新的一部分就是自由职业者,他和我们企业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很大一部分不是劳动关系,是非劳动关系,他是我们的个体承包,本质上就是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之间发生的关系。

   基于用工,我们再看底层逻辑,首先看法律关系。一对一的劳动关系里面,他的本质交易的实质是个体劳动者自己对企业出勤,他的背后是薪资所得。第二块是劳务关系,是个体劳动者出售劳务,背后是劳务报酬。第三种是合作关系,这个也是我们未来给我们企业提供用工解决方案主要的内容,实际上个体劳动者、个人和企业之间可以是经济关系。

   基于目前新的形势和环境,如果没有疫情的存在,企业我们怎么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用工成本,一直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推动变革,由于这次疫情是被迫的,但是我们作为企业来讲主动去做,主动设计,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设想。过去我们只讲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还有社保法,实际上税法这一块也很重要,未来做用工设计的时候要把这些法律全部融合在一起,做整体的顶层设计,然后分业务板块从上往下做业务调整和梳理。

   刚才是我们业务用工解决方案的逻辑,现在我举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也是我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非常经典的案例,就是残疾人用工的问题。我们国家有八千五百万残疾人,这个群体非常巨大,就业问题是困扰我们社会政府,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和法律,要求企业必须要雇佣残疾人。企业怎么解决残疾用工的问题?我们是做了这么一个平台,我们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在一起,做了非常好的公益项目。这里面有两种用工形式,第一种企业和残疾人是劳动关系,第二种就是企业和残疾人之间,由我们作为一个连接。时间关系我不详细展开。

   我们的愿景很简单,就是构建融合发展的美好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落下每一个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