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尤其是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低迷,全球贸易萎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冠疫情长期存在的可能,将使中国市场的外部需求和资源供给在较长时间内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多年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所形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经济模式,也随着一些国家掀起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风潮,正积聚风险。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动能逐渐释放,又为我国生产力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为应对新局势和新挑战,党中央做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在大力发展国内内需市场的潮流中,中国企业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企业路在何方?各要素市场如何配置?企业家和创业者们如何向新方向新风口转移?在完善国内内需体系过程中又蕴藏着哪些新机遇? “中国商业发展论坛”以研究商业创新发展为核心宗旨,以开放、合作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育商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中国商业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商业发展论坛”以 “双循环格局下的商业创新发展” 为主题,汇聚政府、企业和智库资源,研究和传播商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在服务双循环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中探索商业发展的新机遇。

以下为原重庆市市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本次论坛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龙永图部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贸易服务会的致词中讲到,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多动数字经济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
在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稳定、抗疫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继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谈一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服务贸易的重大战略意义
面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我认为在新时代具有六个重大意义。
1,有利于推进我国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2,有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在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抢占价格高地。
3,有利于我们参与WTO的改革,参与和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社会双边多边地区的贸易协定,事实有利于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有效提升经营环境的公平性、透明性,为活跃各类市场主体,激发经济增长动能创造富有竞争力的软环境。
5,有利于实现我国外贸增长的质量变革,对稳外贸、稳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6,有利于我国以高水平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反之策论。总之疫情下党中央召开全球服贸峰会,在当下推动了我国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体现了中国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战略谋划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务实精神。
二、服务贸易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出口贸易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工业规模世界第一,GDT达到了世界第二。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800亿美元,相对40年前改革开放支出的40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约195倍,相较于落实支出近20多年增长了20多倍,尽管发展很迅速,中国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只有5%。
美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为7%,各国高达18%,甚至印度的比重都达到了12%,说明中国服务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还不匹配,落后于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度也还不够。
总结一下存在5个问题。
1,服务贸易进出口较大,去年7800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2800亿美元,进口5000亿美元,利差2200亿美元。我们贸易2200亿美元,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贸易,有利差的国家把利差统统加在一起一共七千亿美元,我们两千两百亿美元占了全世界贸易利差的31%,这个量显然是过大的。
2,开放度不够,开放不过导致服务贸易少,只要公司注册在中国境内,外资服务贸易做的业务也是中国国内对外的服务贸易,问题在于这些外资的服务贸易公司,极大部分注册地点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公司工作在中国,营业额利润计账在境外,就表现出境外公司对中国的服务就变成了中国进口服务,我们开放的工商产业领域里面外资资产量占整个中国工商总量30%。另外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领域里面政府管的比较多,政府要为公共服务做出基本贡献,市场也可以为他做一定的服务。
为什么不办这样的学校和医院?如果办了,既可以产生国内的GDP,也是给老百姓增加教育医疗的基础性服务,在文化领域里边也有很多与意识形态无关,可以开放发展的文化产业。
3,是服务贸易的结构效益和附加值不高,我们的服务贸易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对金融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密集型国内做的很好,做的很多的是劳动密集型,外国人输出的大多数是资本、金融、资源、技术密集型,附加值比较高,我们有四万六千亿美元的货物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跨国运输物流是服务贸易,这四万多亿美元的贸易在国际上运转的商业保险是服务贸易,这四万多亿美元计算清算的金融服务也是服务贸易。但是这些服务贸易的收入,占整个贸易额5%,也就是2000多亿美元,我们做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外国服务贸易企业在境外做掉了。
,4,又比如我们有世界最大的产业链,伴随着产业链上中下游产生的进出口性质的供应链、价值链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物流仓储服务,各种开发研发实际,售后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往往是跨国的服务贸易,我们的企业不要为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做经营服务贸易,就是自己国内的资源都没有用足用好用活,都没有做起来。
5,数字经济的开放不够,互联网经济有信息流量,客户数量,消费量,访问搜索量,在这几个指标中流量排在世界前面,消费量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虽然有三个指标靠前,对互联网的访问指标非常低。所以我们数字经济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第一是美国,第二是英国。英国只是美国的50%,由于我们网络不够开放,不能跨境访问数据库和技术资料,使得国内很多跨国公司巨大的产业虽然在中国,但它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往往放在国外。
中国数字经济从国外看是规模巨大的,从国际来看还只是规模很小的服务贸易,这个服务贸易的量占整个中国服务贸易的比例只有1点多,美国服务贸易中数字贸易服务的比例占18%,这就是我们和人家的差距。
三、自贸区政策将推动我国重大发展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自由贸易、服务贸易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布局了18个自贸实验区,包括自贸港,今年又批准在28个省市区进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出122条具体作用,自贸实验区的目的是与FTI对标,实现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和物流自由,人才就业自由以及数字贸易自由等六个自由。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区的任务有8项。
第一项全面探索完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第二项全面探索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要素型与制度型开放相结合,开放与监管相协调,准入前与准入后相衔接,从制度层面和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提升开放水平。
第三项全面探索提升便利化水平,树立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理念,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构建有利于自由化、便利化的营商化环境,积极促进人员、货物的要素流动。
第四项全面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形成有助于服务贸易业态创新的多元化,高效能、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第五项全面探索健全促进体系,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深化服务贸易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政府市场高效协同,国际国内有机联动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支持和引导广大企业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拓展市场。
第六项全面探索优化政策体系,适应服务贸易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进政策创新,推动建立系统性,机制化,全覆盖政策体系。
第七项全面探索监管完善模式,探索符合新时期服务贸易特点的监管体系,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监管执权规范,监管系统优化,监管效能提升。
第八项全面健全统计体系,推动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和方法,提升服务贸易统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
总之,不管是自贸区实行贸易自由的先行政策,还是全面探索122项具体措施,都是以制度开放为引领,全面纵身推进必将为我国带来新的深度新度广度,为服务贸易带来明媚的春天和广阔的前景。
四、服务贸易下一步着重要做好的工作
用足用好开放政策和创新举措,下一步着力做好八个方面服务贸易的开放工作。
第一,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自贸实验区和服务贸易试点区要在负面清单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权利保护、竞争中心、数字贸易以及三零等形成新的突破。
第二,以三单推动电子服务贸易新发展,传统货物海关、贸易、合同货单、贸易清算结算税单和物流仓储货单三单合一,贸易是真实的,不会有走私诈骗,在自由贸易、服务贸易的背景下,企业发生了三单活动完全可以不在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海关税务应该根据国际惯例对于合理的离岸转手买卖实行贸易合同货单,贸易清算结算单在一起,与货物仓储货单分离这样三单分离的审核方式。支持自贸实验区和服贸试点区内的企业开展真实的离岸贸易,转口贸易或者是其他的服务贸易。
第三,重点发展与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关的服务贸易,三链是自由贸易的龙头和核心,对他的业务活动实行负面清单竞争中心的管理制度,以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准入放开,着力引进科研开发信息服务,仓储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以及跨境大产品全球售后服务三链服务。
现在全世界贸易总量的70%是零部件,中间品的贸易,那么多的零部件,中间品,在几十个国家和产业链,跨国的流动,这个流动过程中的物流、清算,各种研究开发都是服务贸易,这个流动过程中各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构成的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体系也是服务贸易。
伴随着三链有大量的服务贸易业务,可以形成大量的服务贸易企业,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基本上为三链服务的企业都是一些高科技小公司,这些小公司人不多,收入不高,如果收了45%的个人所得税,他会觉得吃亏,就会把公司注册在境外,人在中国照样做这些事情,就变成了境外企业做服务贸易的出口,自由贸易和服务贸易试点区能将个人所得税降为15%,把更多的这类公司引进来,既增加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共建,又会给三链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还会增加我们整体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基税负,使得各方面更加兴旺。
第四,要大力发展货物贸易伴生的货物保险和货物结算,四万六千亿的货币进进出出,这些货物的进出口保险清算、结算、跨境物流总的价值巨大,在这方面提供产业链标准制定的专利研发服务,物流配送金融结算等各种枢纽管控的服务,公司予以市场准入,在这方面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第五,推动金融领域外资企业的开放,这方面有非常利好的消息,金融业的负面清单已经大大的减少,有64条的措施现在放开了,市场准入有11条取消了,营业范围方面有29条放开了,股权比例方面原来24条限制条款也基本上放开了。
疫情下最近几个月,美国、欧洲有几十家外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都在中国注册,外资金融机构如果从整个中国金融资产1.8%,十年之后变成10%甚至15%,这将是一件大好事,中国金融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是与狼共舞的过程中越做越强。
第六,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过去公共服务开放程度不高,目前老百姓对这些领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有需求当然应该提高开放程度,就可以在自贸实验区或服务贸易试点城市引进外资、大学外资医院,外资文创企业等等扩大教育培训,医院医疗,知识产权服务等开放,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水平。
第七,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更快更好的发展,放开跨境电商业务的限制,让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打破零售与贸易的界限,允许所有跨境电商企业都可以做2B、2C业务,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选择零售或开发,提升跨境物流的规模和效力,打造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物流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畅达、高效,经济的跨境物流服务。为跨境电商提供便捷金融服务,实现外汇额度管理,避免企业高频次到外管局报单审核。
第八,最复杂、最严谨的是数字经济,如何在国家网络,安全底线前提下,对自贸实验区和服贸试点区域内的企业和高科技公司要搞的研究中心、科研基地,使实验区和试点区的外国技术人员或者是中国技术人员搞科研开发时,使用网络搜索国外的资料,如何把数字访问这方面的营商环境搞好,这也是WTO、FTI谈判当中少不了的环节,这个地方说不通,FTI协定中的数字经济条款就签不了。
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这方面是不是可以放开,别的地方可能放不开,自贸实验区和服贸试点区域范围内要研究这些事。
以上八项服务贸易的发展措施就是我认为今后要重点推进的服务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措施。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跨境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继续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提出了深化服务业开放合作的新举措、新主张,赋予了更高水平开放的新内涵,彰显我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服务贸易一定可以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一定能在今后五到十年保持较高收入的发展。到2030年前后,完全有可能实现比2019年翻一番到翻一番半,达到两万五千亿美元左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