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升级、更契合时代精神的“北航全球科创大赛”11月1日全面启动。大赛以“科创兴国”为愿景,致力于发掘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优秀项目,让具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真正脱颖而出,继续为科技创新“加足马力”。

以下为2020 BHSIC GLOBAL北航全球科创大赛启动仪式上北航投资总经理王剑飞的精彩演讲实录,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投资人、创业项目、创业者以及各位校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用一点时间和大家分享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早期项目投资孵化当中凝练的想法和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做北航创业者最早和最重要的陪伴者。

   当科技创新成为发展主旋律的时候,北航人的创业正当其时,刚刚各位领导都提到过今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

   在中美贸易战大的背景环境下,我们面临了哪些问题,总结了三点。

   一,中国科技供应链体系是非常健全的,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建立了非常全面的工业供应链的体系,这个是建立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可以从全球探索、采购这些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但是在中美贸易战大的背景下中美科技体系脱钩,在很多工业体系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欠缺,最近大家看到比较火的半导体产业,中国还有很多的短板。

   二,现阶段中国已经有很多的核心技术位居世界前列,还是有很多的细分领域、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之前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个笑话,中国是全世界圆珠笔主要的生产商,但是笔尖的滚珠必须从日本进口,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包括之前禁中兴的时候,很多核心技术我们都有,但最后发现芯片封装的胶水只有欧洲才有,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技术,我们就无法独立自主的生产出来。

   第三个问题,近几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发展迅猛,我也总结了一些数据,从转化率的角度来说,跟发达国家40%的相比中国10%还是比较低的。

   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有一些原因的,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从技术源头来说,美国是由联邦机构、大学、高科技的企业和非盈利机构来进行成果的研究,它的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全面的,中国因为发展阶段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尤其是企业端对于研发的投入还明显不足,我们主要的研发机构来自于国家的研究院、大学。

   第二个体制机制的问题,美国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体制,更加自由、全面、分散,这种体制会诞生很多初期、很多意外的科技成果,也有很多不循规蹈矩的企业家、科学家出现,他们的很多想法在正常的国家科研体系里面不会出现。另外一点中国的体系是自上而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集中有限的资源办大事,可以把原子弹制造出来,可以把高铁跑向全球。

   第三个法治方面的差距,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是1980年发布了《拜杜法案》,这个法案理清了大学、国家和教授之间对于科研转化成果的分配问题,有人说《拜杜法案》的出现,使美国从1980年代开始由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变成知识型的大国,也直接推动美国在80年代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也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法治法规的变化,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例,这样的背景下,北航作为中国传统的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我们在这样的时机下,北航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北航是北京市第二好的工科院校,在全国排在前列北航有非常顶级的科研实力,人均科研经费排名全国第一,我们获得了六十多项国家科技奖项,连续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这样雄厚的背景和积淀下,北航形成了一个优势的世界领先的学科群,这个学科群刚好也和中国目前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高度重合,我们有航空宇航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材料制造学科群,在这些学科群的加持下,我们产生了很多的创新创业的人才,我们北航学生挑战杯,也有大量的产业创业人才,北航有三分之一的硕士,二分之一的博士,毕业进入国防科技战线,也有也有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领域工作,在这样的人才储备情况下,在目前双创成果蓄势待发,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商业航空航天项目,无人机项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项目,创业团队中都有北航的因素,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几乎所有的行业航天、创始人都是北航的,这其中也有我们自己投资的商业火箭公司,包括刚刚领导提的九号机器人,做汽车机器人的埃夫特,还有很多项目正在排队上科创板,做农业机器人的博创联动,在信息技术也涌出优秀的公司,像智加科技,像排名第一行业的E签报,目前市场上占有率48%,还有很多的新型材料公司,有很多双创成果储备的基础上,北航投资的产生应运而生。

   在2014年8月,时任北航校友总会的校长开始和校友接触成立北航校友企业家俱乐部,在俱乐部成立的基础上,两年之后在2016年北航投资成立,只有北航和北航校友会联合发起注册资本10亿,成立起就把投资、孵化作为北航的使命,之后在2017年,公司成立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们开始创立北航全球科创大赛,连续举办三届,今年是第四届,在大赛上我们也对接了很多的资本。

   我们去年也在为北航持续性做贡献,独家赞助北航的挑战杯,支持和培育北航创业者,我们的理念和路线是始终如一的,北航投资是做什么的?

   首先我们想搭载一个桥梁,北航投资形容我们是一只脚踩在北航的校园里面,可以搜索北航的优秀人才、科技项目,另外一只脚可以搜索优质的企业资源、政府资源、产业资源,这些是学校科研人员欠缺的。

   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是非常迅猛的,抖音从这个产品上线到获得第100万个用户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这个在传统的科技型公司和制造业企业是很难实现的,科技企业它的路线非常漫长,需要十几年、二十年才能走到上市的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个壁垒和瓶颈,从技术研发开始要建立技术的壁垒,建立之后需要产品化,样品的打造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还不一定可以成功,产品之后面向市场推广,还需要建立市场的营销渠道,这个过程非常困难,面临着重重困难,北航投资要做的事情,我们希望用我们孵化的力量,用我们连接的资源,把这个过程缩短,我们希望让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时间从15-20年成功,缩短到5-10年,我们可以让它把成功率稍微提高一点,比如在产品转化,建工厂的时候,可以给予很多的指点,不要走弯路,需要市场和渠道资源的时候提供给他,我们有很多的北航校友企业家可以提供给早期创业者们,让他们在早期不要走弯路,尽快的做出来。

   这个事情仅靠北航是不够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北航企业家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北航创业者找到我们,通过这个平台连接我们所掌握的资源和吸引到的各项资源,可以找更多的科研成果出来,可以给他们进行创业辅导,给他们在认知上提升他们做CEO的品质和格局,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活动吸引他们加入进来,吸引更多的产业对接让他们接触领先的大型公司,也可以给予他们很多的政策支持,降低成本。

   所以我们要做北航创业者最早和最重要的陪伴者,我们怎么做的?首先我们还是会聚焦北航的优势产业也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掘更多的核心技术,我们会找更多小而美的科技型公司去打造北航投可创雨林生态,为什么这么说?国内的科创体系有很多,细分领域和关键技术是缺失的,大学刚好擅长这个事情,我们找到专业的细分领域,找到具有技术壁垒的领域和人才,我们给他们赋能,让他们加速发展,我们会培养市场上隐形冠军,他们可能会被头部大公司忽略,他们没有5G、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样的产业那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他们对健全中国整个工业体系,去抱中国的工业体系变成只有主干很强壮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这个核心技术的小公司扶养出来。

   找到人才、项目之后,在最早阶段希望改变这些人的认知,为什么这么说?在我们接触了很多北航早期创业者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创业者具有很强的技术思维,但是他们对于搭建一个公司、创业是没有概念的,我看到很多北航的企业非常可惜,他们在成立公司的时候就会产生硬伤,股权分配不合适,选择的市场路线不合适,在市场两三年的时候,因为吵架,引不了专业的投资者进来,就非常可惜的死掉了,我们希望在学校的时候就给他们种下一个种子,让他们对创业有一个理解,如果你想创业,要掌握这样的知识体系,要知道创业的初心,需要懂得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懂得如何在公司中进行股权分配和组织架构的构建,如何正确的给公司估值,如何写商业计划书和投资人沟通,如何找到资本市场。

   创业最开始已经想好了未来公司在哪个市场上市,因为估值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创业的人具备这个意识,会节省巨大的成本,找到这些人才之后,我们也会用种子基金给予他扶持,这是第一桶金,我们要用星计划,种子基金项目去给予他们支持,我们投资的几家企业,第一家是吸力奇迹,灵翼飞航,深光科技是我们刚刚投的一家项目,去年投的时候,是获得了首都挑战杯的金奖,投资之后给了他一百万的种子基金和几个机构一起,放在我们的孵化载体,再下一轮我们帮他对接的著名的字节跳动,正在积极跟进,当他的产品上线出来之后,字节跳动在重仓教育赛道,做到这一切是北京在校的硕士生今年刚刚24岁,也获得2020年中观村最年轻的创业者榜单,我们找到这些项目汇集过来以后,打造平台需要用具体的活动打造,我们才做了北航全球科创大赛,这是我们活动的标杆,同时还有大大小小的其他活动,和全球最大的创新社区做的创业周末在孵化载体里举办,我们也会做无人机的系列活动,商业航天论坛,专项项目对接会,同时为了凝聚更多的创业者,也给创业者更多的支持,降低他们早期的创业成本,我们在全国也搭建了孵化体系,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已经搭载了十个孵化载体。

   同时我们凝聚资源的过程中,发现优秀的项目也会给予他们投资,这是我们投资的几个典型案例,E签报,中国电子签章排名第一,今年他已经跑的很厉害了,在三个月之前完成最新一轮的融资,是和蚂蚁金服,投了他五千万美金。

   星河动力,他的创始人是刘百奇,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

   大家可以看到,在资本的助力下,创业项目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还有其他的几个企业,夏董之前投的光风科技已经上市科创板了。

   讲一个具体比较全面的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样的平台下,一家早期的种子创业项目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是完全真实的案例,第一年我们创业课程中跑出来的项目,吸力奇迹,创始团队是北航几个本科生,他们对静电吸附产生了很浓烈的兴趣,在大四的时候,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我们帮助他成立吸力奇迹这个公司,集体放弃了保研名额出来创业,刚开始我们给了他一笔种子,这是因为他们一成立公司,就参加第一届北航全球科创大赛,获得初创的第一名,之后我们把他放到孵化器,最开始在天津,我们把他们包括住宿、办公全部都是免费的,每天早上八点到办公室,凌晨一点回去,生活中除了做这个事情之外没有别的,在那个地方成长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给他对接了很多的产业资源,包括寻找产业方向,去看能不能用静电吸附抓取鞋子,过程中有一个化学反应就产生了,在第一届大赛成长组的第一名就是北航校企软体机器人,静电吸附可以把软软的布料吸起来,在软体机器人的配合下,吸力奇迹找到了第一个客户就是华盛集团,是中国优衣库最大的加工厂,刚好在嘉兴,我们把这个项目放在那里,给他免费的办公室,给他两百万的支持基金。

   之后又打入了福建的申洲集团,耐克代工厂,最新的他们也和另外一家企业进行合作,目前他们的估值也翻了五倍。

   这个是他的一个典型产品,目前正在申洲国际上市公司实验的沾衣服布料的设备,今年也打入了小罐茶,小罐茶因为茶叶比较高端,它里面的毛发是很难摘出来的,用静电吸附毛发,把茶叶过滤出来,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品质目前所有要进小罐茶的茶厂,必须要用他们的设备,这也是很大的市场。

   最新的一个消息,上个月发布的,不到两个月,阿里巴巴秘密打造了三年中国25座灯塔工厂之一,阿里巴巴的讯息制造无人工厂,就是服装工厂,服装的核心技术,前面的夹具是吸力奇迹做的,做到这一切的人还不到30岁,他的客户名单基本上都是顶级大企业了,所以他也有很机会走向国际化,这样的一家企业,他的市场空间并没有那么大,但他们人生的路还很长。

   当北航投资做到第五年、第十年的时候,我们支持更多的北航创业者,我们应该能够走出北航,去扶持更多的创业者,汇聚全球的资源和人才做科创的引领者,我也借这个机会希望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和我们一起为他们赋能,让他们获得更大的人生成就,成就他们的过程中也成就我们自己,这件事情对于社会、国家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