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在T.621数字创意产业大会——AR赋能数字文旅之城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高司长、刘总,还有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做的一个报告题目是:我国沉浸式技术与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趋势,前面两位嘉宾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我下面就从沉浸式技术和政策以及产业相关的状况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产业背景,六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里提出来要加强人机交互,混合现实沉浸式的体验应用场景和平台的开发。2019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今年五中全会刚刚各位领导也谈到了,对我们未来文化产业作出了全面的部署,特别是在健全文化产业体系里面提出了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要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对发展沉浸式业态,支持引导虚拟现实等相关技术已经在各领域的应用做了全面的部署。

   从这可以看到,推动沉浸式技术与产业发展,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和引领消费升级,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什么是沉浸式产业?沉浸式产业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的经济形态,从产品经济、服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是我们体验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

   体验经济是从生活和情境出发,来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为商品找到一种新的生存价值和空间形态,这就是体验经济。

   从需求来说,人均GDP当超过4000美元的时候,精神需求将快速上升,我国2010年就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了,我们文化产业已经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了,非常重要的年代,就是2010年。到了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精神需求已经进入了刚需时代,全新的文化业态,刚刚几位嘉宾谈到了,全新新业态层出不穷,不断涌现,这就是我们人均GDP所带来的。

   旅游有几个大的趋势,从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从传统的资源驱动转向了创新驱动。从景区的区域旅游已经向全域旅游转变。还有传统旅游方式,转向智慧旅游,所以带来了整个智慧文旅。

   从游前、游中、游后,包括线上线下新的业态,推动我们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转向了新的方式。

   另外就是智慧文旅的新业态,在创新驱动和数字驱动作为核心驱动力的方向,跨时空、跨地域、跨领域,大的生态正在形成,刚刚专家都提到了这种全新的数字化生态的形成。

   随着新的生态的形成,我们文旅产业的产业架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随着我们新基建这种人工智能、大数据、5G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三业融合的发展,在2G、2B、2C和线上线下的场景结合下,我们产业结构也在发生重大的变革。核心就是场景驱动和数字创新的双轮驱动,推动了文化+旅游+科技的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和全要素生产力的升级,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带来智慧文旅的发展,将引发我们未来智慧文旅产业的一种重大格局和发展方式的变化,这是随着新基建的发展,随着沉浸式产业的发展,智慧文旅产业格局会发生大的变化。

   随着这种变化可以看到,沉浸式产业将会成为我们文旅体验经济的制高点和核心竞争力。场景创新奖成为核心的驱动力,有场景,在地的IP文化开发,核心价值实现及其重要。最后一个是大的产业生态,新基建带来的变化。

   最后看一下沉浸式产业的定义,首先是文化创业为主导,以技术推动为支撑,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创意和智能互动的业务创新,构建沉浸式互动叙事的体验场景,多方位、全角度调动参与者进入沉浸的互动叙事环境中,建立和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代入感和共情感,形成极强趣味性和感官震撼,同时传递故事蕴含的知识和文化内涵,引起情感共鸣和更深层次精神需求。

   沉浸式的体验场景,首先是文化IP的主题化,主题的情境化,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创意和智能互动的业态创新,跟文化IP创意+技术集成+智能互动体验,会形成沉浸式的体验场景。它的特点是,一定要有文化IP,一个是空间创意,一个是现代科技的结合,最后带来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和体验方式,这是我们沉浸式体验的一个全新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传统去旅游,去看演出都是以展品、舞台或者是一个屏幕为中心,随着沉浸式体验的发展,参与者将从屏幕舞台为中心,将我为中心,我的互动为中心,从传统被动接受信息的体验,转到了我们是主动去体验,去交互和参与,增强或改变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互动方式,形成新的商业价值。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因为沉浸式产业是一种全新的创意设计的观念,全新的创意会渗透到我们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无论是文化、娱乐、教育、传播、商业旅游,沉浸式产业将会全方位的带动我们国民经济新一轮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国家沉浸式产业从2005年,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也是在文化教育,当年的数字奥运会,虚拟奥运的场馆进行了一些探索,基本上保持了同部。在2011-2015期间,国家的十二五期间,随着863计划,以及相关部门各个计划的支持,AR、VR等智能交互,互动的体验,各种技术,以及在展演主题乐园、博物馆、网络游戏的应用,形成了雏形。2015-2019年,国家的沉浸式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十三五期间,非常重要的标志,沉浸式技术装备列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六部门出台了深度融合的意见,来推动沉浸式产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沉浸式技术架构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无论是在初步的技术架构还是在相关的文旅、文化娱乐方面,已经进入了快速的成长期。

   目前沉浸式产业相关的技术架构,基于新基建、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专业的支撑技术,以及我们的核心装备,和一些软件的平台,包括资源、IT的开发教育,以及我们全链条的支撑平台,和各种的体验场景,基本上在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形成。

   所以沉浸式技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可行,但还是在发展当中,是虚拟和现实的显示,具有虚拟性、智能性、互动性、交叉化、系统化、平台化和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等鲜明特点。相信技术产业的发展,我们国家无论是技术和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的技术,在政策的推动,国家的沉浸式产业呈现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的涌现,出现了一批极具爆发力的产业发展热点。

   我们通过国际化的国际知名IP的引入,也推动我们国家沉浸式产业的快速发展。

   原创IP展演项目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沉浸式的展演,从原来的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原创IP转变。我们在茅台打造了天酿,推动了展演技术新的发展。

   另外就是一批密室产业,成为全球的第一。

   还有我们沉浸式的夜游经济,我们在姑苏八点半这上面,还有国庆期间有几十万人去旅游,带动了姑苏整个老区的发展。成都锦江夜游,成为了成都整个疫情后的一个新的推动方式。另外就是一批小而精的沉浸式项目在北京、上海等等很多地方开始运营。比如说长近世商业,乐山味道,沉浸式非遗和沉浸式美食,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沉浸式发展,我们在文旅部的指导下,联盟叶成立了沉浸式文旅新型业态培育平台,这个平台主要目标也是要孵化产业,建立场景中心,包括标准等等,在文旅部指导下,会进行全面的推动进行相关的工作。

   目前来说,看到了在市场技术,沉浸式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线上线下的结合,特别是在文旅复兴和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体现出强大的新的动能。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