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方迈步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世界领先的医疗康复机器人科技公司。公司专注于打造智能康复体系,通过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康复医疗的效率和效果。

以下为2020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上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OO胡峰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廖会长、各位投资人、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我是迈步机器人的胡峰,非常荣幸第一个项目由我给大家带来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迈步机器人智能康复体系》。
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公司的情况。
第二,市场的情况。
第三,项目简介。
第四,未来的投资回报。
首先,迈步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9月,到现在刚好四年的时间,团队是由康复机器人领域的博士,以及我们三位联合创立。康复机器人十几二十年前在国外相对比较成熟,在国内目前来讲属于空白,所以我们切入这个空白的市场,是我们做康复机器人的最大初衷。我们做康复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把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柔性驱动器应用在外骨骼机器人上,这个核心技术在人机交互的力度方面有非常好的品质,这也是我们迈步机器人区别于所有外骨骼机器人最大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完成全部临床实验,即将在三个月左右获得广东省CFDA的批文。我们团队也比较年轻,平均年龄在30岁出头,是由国内外高校科研人员组成的。
这是我们公司三位创始人的简介。陈功博士本科是上海交大的器械系,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外骨骼机器人全系统开发以及柔性驱动器模块的设计,他也是深圳市孔雀人才和南山区领航人才,我们陈博士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背景是非常厉害的;另外一位创始人叶晶博士,是日本早稻田的博士,他的导师是日本机器人之父加藤一朗的弟子藤江正克。这两位创始人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研究超过十年时间,这是我们专注于做外骨骼机器人最大的优势;我本人一直读商科,做机器人五年的时间,成立这家公司之前,我在国外一家非常大的机器人公司担任南方市场的经理。
除了技术保障以外,我们还有强大的医学团队,包括中国康复界的第一人励建安院士,他是我们外骨骼机器人临床研究的组长,包括珠江医院的黄国志主任和深圳二院王玉龙,我们有三位顶级康复界专家的支持,保证我们产品在开发阶段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向的机器人:
1、给偏瘫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机器人。
2、给截瘫患者提供助行训练的。
3、手部外骨骼训练。
4、给老年人提供的助行训练。
5、工业类及其他产品类型。
公司发展经历了四年,算是一步一个台阶,从2017年的天使轮到我们四个月前完成第三轮,也是得到了很多资本方的支持。其实在这个月,我们即将完成第四轮的融资,我们也获得了很多专利,基于核心技术柔性驱动器,PCT部署在美国、欧洲、日本,加起来总共有接近200项专利。
项目背景大家很熟悉,脑卒中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国的人群接近有300万。与此同时,医院康复治疗师数量的短缺及设备的短缺,决定了康复机器人在康复科的巨大意义。
(PPT图示)这是我刚刚说的四款产品。
现在简单说一下我们核心技术的柔性驱动器。首先它有一个硬件模块+软件组成,硬件包括弹性元器件和弹簧,在力控,连接交互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能耗方面会好很多,最大的优势就是力控,人体康复行走过程中对力控的要求非常高,这是我们比其他产品有优势的地方。
(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产品在医院里患者康复训练的实景。我们主要的客户就是医院的康复科,目前这款产品也取得广东省创新医疗器械一百多个患者的临床实验全部做完了,我们明年3月会拿到CFDA认证,然后开始全面铺向市场。
(播放视频)
这是一个60岁以上偏瘫患者使用的场景,步态异常。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基本他的步态可以恢复正常水平,每天早上这个患者起来之后可以走5公里,他康复之后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这是患者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与此同时,国内外也有不少厂家在做这个产品,我们跟他们的区别有两方面:一是我们采用柔性驱动器,二是我们有6关节,比其他机器人多了手和脚的控制。
(播放视频)
这个患者截瘫了十一年,穿上我们的产品,他已经可以站起来了,可以做一些行走的训练。
(播放视频)
这是手部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传统方式提供的是被动式训练,我们提供的是主动式训练。第一个场景是机器带着人的手在运动,第二个场景,只要患者有意图,我们的机器人可以提供助力,从而进行主动式的康复训练。
(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今年开发的个人性外骨骼机器人,给一些老年人或者居家的患者提供训练,目前这个产品已经在市面上开始销售了,它不到3kg,可以使用2小时。
我们基本跟全中国顶级的康复医院都有产品的临床实验合作,包括一些高校、大学和科研机构。
这是我们对市场规模的预测,主要是针对康复科。所以我们觉得,偏瘫版的产品卖给康复科,市场价值至少在百亿以上。
这是我们的个人版本,主要针对C端用户,面向人口老龄化或记忆力下降的群体。一是它的价格亲民,二是容量巨大。
明年销售额在1500-2000万左右,我们拿了不少投资,所以投资人对我们有要求,我们计划未来三年上科创板。截至今年为止,我们基本完成了四轮以上的融资,这一轮我们在这个月结束之后会close掉,包括我们的联想创投,从天使轮到现在的第四轮,每一轮都跟投我们,持续不断跟我们陪跑。
这就是我跟大家做的产品汇报,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胡总。下面进入评委点评和提问环节,为节约时间,限定3个问题。
赵鹏:第一个问题,你这个机器人重量有多重?
胡峰:白色的款重量27公斤,黑色的25公斤,个人版的是3公斤。
赵鹏:20多公斤,病人能背得动?
首先,人是踩在上面的,而不是人背在身上,重量在地面上,不会对患者有任何负重感。
赵鹏:第二个问题,农民用得起吗?
胡峰:农民是为了打农药还是搬重物?这个场景非常重要。
赵鹏:农民得了病,偏瘫了,能不能用得起你的机器人?
胡峰:现在偏瘫在医院是享受医保报销的。
赵鹏:最后一个是商业模式,你们卖还是租机器人?
胡峰:中短期以卖为主。
杜文峰:你们现在的盈利模式是怎么进行的?
胡峰:首先我们这个产品我定义的是医疗器械,90%以上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全国各地有康复设备的销售渠道、资源和经销商帮我们在做的,目前我们全国七大大区销售经理在开展经销商的开发和医院标杆建设了,以经销商为主。
杜文峰:是租服务给医院,还是医院购买你们的设备,给病人提供服务?
胡峰:医院购买我们的产品,患者每使用一次收费多少钱(的模式)。
张锐:刚才赵总说得挺好,你们这个纳入医保,租赁服务也是纳入医保的吗?
胡峰:现在几个省市明确提出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医保目录,比如步态训练、平台训练、站立训练,这几个方式是在一起的。
张锐:我记得苏州有一家公司是直接做截肢的,他们的技术路线跟你们未来有冲突吗?他们如果切入你们这个赛道,你们怎么看?
胡峰:他们创始人也是从荷兰回来的,我们认识。他们现在做的更多是智能假肢,跟我们这个产品在群体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四肢是健全的,他们的是有一些肢体没有。我们不排除技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从商业化来讲,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达到我们今天的水平,比如临床或测试,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目前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在偏瘫领域的临床实验,我们迈步做的是全球最多的。如果其他竞争对手跟我们的产品一样,其他的步骤他们要重新走一遍,我们不担心这个点。
张锐:你们三款产品的出厂毛利是多少?
胡峰:至少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