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与投资年会(HDI)聚合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需的新资源、新要素,以促进医院管理者思想跃迁、观念迭代、赋能成长为使命。经过多年的成功举办,被公认为是具备行业深度和资源广度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高效平台。11786339.jpg以下是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院长罗加国在社会办医精神科发展与管理、服务创新论坛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今天大家都有点疲倦,我讲快一点首先感谢管董给我提供分享的机会,当初接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当时在想我讲一点什么好?我就想从我们医院的整个发展的过程给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体会。

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以前是成都市的一家公立医院,成立于1956年,1986年改制成为精神科医院,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加入了成都锦欣投资医疗管理集团,分为几个部分,一个是辅助生殖,医疗,养老,现在还有教育,从四个方面,我今天主要是从五个方面介绍我们医院发展的过程。

第一个属于医院的整个变革,第二个方面医院发展过程坚持走公益之路。第三个方面医院积极参与政府的事物工作,为政府分忧,四是队伍建设,最后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是医院历程,成都精神病原来最初是叫成都沙河堡医院成立于1956年,在1986年的时候,在成都市东城区成立成为成都市成都第一精神卫生防治院,然后到2008年的时候,由政府举办,改为这个社会举办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在2019年的时候呢,就是因为是四川省这边出台了个规定,就是精神病院的等级评审呢,在他这个人员的料就是这个医付比对评审的一票否决的,然后呢,你原来在去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的这个二级甲等的精神边的一个评审。

从2008年改制以来,医院的一个开放的床位就整体规模发展的一个情况,大概是一个这样子的2018年医院改制的时候,大概医院的开放床位是300余张,到2009年的时候就是属于有400余张,200, 2010年的时候医院就扩展到600张,到了2011年的时候,医院就快速扩展到1000章,2012年的时候就扩展了1200张,2013年的时候扩展到1400张,2014年的时候就扩展了1600张,2015年医院扩展到1800张,到现在一直保持在1800张以上。

第二个方面医院发展的过程坚持的公益之路,第一个医院是属于关注特殊群体,建立民政合作的新模式,医院改制以后,2009年医院开始跟成都市救助站合作,建立救助站一体化的医疗模式,流浪精神病人在成都市六城区来说每年送入和送出的流浪精神病人是1000人左右,当时有成都市的民政局的直属医院离成都市比较远,我们比较近,我们通过双方的洽谈,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接受流浪精神病人的短期的治疗,后来我们把医院在救助站里面建立医疗区,这是在行政部门备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这个工作的开展,我们很快扩大医院的影响,间接增加了医院的收入。

同时对于城市的度救助站来说,作为创新项目获得了国家民政部的表彰,也获得成都市民政局每年单独给成都市的救助站的领导班子的加快,这是走进救助站到现在做了12个年头,中间有一些微小的变化,但是我可以说一点,现在是他们离不开我们,我们继续做。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第二点接受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入院,成都市2009年开展阳光救助工作,2009年的时候在座有很多同道可能还没有介入精神科的专业,那个年代应该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精神病人不能及时地的治疗,而在家里面关守,把病人用铁链锁起来,成都市开展阳光救助的检索工作,我们医院程度成都市唯一一家改制的民营机构纳入阳光救助机构,我们救助的范围是两个区,锦江区和龙泉区

每年完成这个工作大概是300余人次,后来政府逐渐扩大,到现在这个工作变成惠及全成都市所有人群的惠民工程,目前我们医院救助的范围涉及到成都市有四个区,有300万人口,包括这些区域的重病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第二个方面探索建设合作模式,2010年有监狱服刑人员的心里问题,监狱联系我们医院他们有很多服刑人员出现精神问题心理问题怎么办?当时给的待遇很低,一年一万块钱,每个月派3-5名专家去监狱里面做一天的临床的诊疗工作。因为找到我,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干,因为我们并不是要赚多少钱,但是我们可以扩大社会影响,我们做了11年,目前我们已经与三家监狱建立定期合作的关系,包括四川省女子监狱,成都女子监狱,和成都川西监狱,这些监狱七八千。

第三个方面呢,就是属于在民族地区开展那个中间筛查,由于我们和那个成都市救助站的合作,也进入了政政府的关注,省残联找到我们,我们2016年我们医院进入藏区,医院派出5名医生的医疗团队在里面做了10天的工作,通过这个工作阿坝地区的精神病的管理没有归到成都市统领,阿坝州的区县的精神病到目前为止,都是送到我们医院里面,他们愿意到我们医院来。

第四个方面积极参与残联和企业精神病的救助活动,医院最早参与的公益活动就是PAP救助项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买一赠二的项目,有的同道知道这个项目,当时在公立机构做的时候,没有多少公立机构愿意做,当时残联的一位分管领导找到,我们做这个事情,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每个月增加的病人是800个病人,2007年在成都是推广长效增剂,政府开始对公立机构的药品进行零加层,公立医院开展不起来,我们医院作为主打,我们施行药品的零加层,我们医院派出专业队伍去高新区开展长效增剂的工作,目前有200人有长效增剂的质量,在精神病人支持治疗的推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五个方面对残联管理的病人提供特殊的同道。我们医院目前作为我们那医院的目前那是作为成都市的锦江区,武侯区高新区,东部新区和龙泉驿区5个区的所有残联所管的精神病人开药,我们对所有的病人免挂号费,免残疾人的检查费,药品零加层,目前这5个区有近万名的病人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服务。

三、积极参与政府事务工作为政府分忧。

第一参与阳光救助工作,目前承担成都市东南片区近300万人口的重精防治工作,第二个方面参与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我们医院从2005年开始成为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单位,目前作为最主要的一个单位,在工作当中尽职尽责,得到政府的认可。

第三个方面主动联系行政部门,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医院主动开展工作,医院对疫情防控得到了国家层面到区级层面所有国家行政部门的表彰,这个工作具体我参数。

第四是开展长期照护工作,这个呢我可以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长期这个长期照护险的是成都市,作为全国的试点单位,2017年开始,最早是做失能的评估,评估的标准我们医院跟华西老年中心一起做评估标准,2018年的失治我们医院也是参与单位,目前我们医院是成都市唯一一家失能失治的接纳结构和治理机构,给我们经济带来的直接利润每年增加600万,于书记和前面各位领导所讲,我们作为专科医院如何向老年发展,可以作为一个思考。开展这个工作以后,我们把这项工作大家很齐心协力做,形成成都市的亮点工作,把我们医院作为点来参观,包括由国家医保总局的范卫东,以及我们国内的主要的一些高校研究创造工作的,比如北京大学,这个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来我们医院实地考察导演,包括地方的领导,包括上海,重庆,甘肃,青海等地的医院有近30家的调研工作,这个工作总的来说给医院既带来了名誉上面的收获,也带来了经济上面的增长。

第四是队伍建设,客观我们医院有正高级专家6人,副高级专家是35人,2008年医院改制的时候,医院中正高级别转没有,副高级专家5-6人。我们在专业队伍发展上面高度重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个方面,依托中心城市的优势与科研院校合作,目前主要是华西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目前有三位博士生导师作为我们医院的长期顾问来进行合作,主要是在老年方面,还有成都老年方面还有精神卫生方面,中心城市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好政府技术资源,通过合作我们今年在6月6日我们取得了国家老年痴呆非药物阿尔兹海默症干预的国家示范基地,四川省三家,我们是其中一家。

第三是稳定队伍的人员的流动性,如何让所有的职工对于医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问题,我们提供发展平台的上面请各位同道思考一下,对于将来民营精神病医院发展面临很多的困难,同时还有很多希望。

最后、我谈三点想法,第一个属于依法依规,这是保障。为什么这样讲,现在国家的监管越来越严,这是应该的。无论是96年开始从事精神卫生专业以来,四川的精神病院基本上都是施行按照床日费用,现在也是如此,以前按照床日费用都是点日,现在属于签协议,按照项目结算,但是拨付按照项目拨付,但是项目结算他会按照公立医院综合科的要求来检查你每一项的辅助检查,用药,治疗合理不合理,如果不合理马上会扣款,大家最近看到关于医保方面的一些监察通报我们四川也有少量的精神病医院在监察过程当中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依法依规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来做,不能做不长久。

第二点,我们要坚持医院的公益性。坚持医院的公益之路这是根本,我们做精神病院来说,在座的各位同道,目前除了康宁作为三级甲等,作为学科建设做得很好之外,他们可以向精神科的亚专业发展,更多的医院面临以前一位老师所说的精神分裂症的医院,这些病人是属于低收入群体,这是社会最基础的病人,我们如何坚持公益性的问题大家应该多思考,如果你是区域内独一无二的,你可以慢一点,但是你不是独一无二的,或者说有很多家的,或者属于有可替代的,你这个公益一定要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才是你医院生存之本。

第三点,队伍建设。事情总是需要有人来做,精神病医院也是医疗机构的一个专科,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医院的专科队伍,这是我提给大家的依靠。

刚才曲院长提出的,我们可以请我们温州康宁医院,毕竟他们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也有精神科专业学院本科培养的中心,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个队伍一起建立好,请大家一起思考。

今天我的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有时间到我们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