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绽放公益梦想的时间,2022年12月28日至29日,第十二届公益节将在上海举行。
公益节是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公益盛会,本届公益节为期两天,设有开幕式、全体会议、专场论坛、致敬盛典等主题活动。今年公益节特别设置2022“有温度的品牌”展,以展示社会创新与公益践行成果。此外公益节还将携手各行业责任品牌,共同举办2022企业社会责任嘉年华,共同构建商业向善的力量。
以下为富士康科技集团 中国大陆总部ESG推动负责人 秦琪在第十二届公益节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来宾、各位公益圈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受到组委会的邀请,下面我将分享一下富士康对于ESG的具体实践。在座各位都听说过富士康,提到富士康大家会想到几个关键词。首先是规模特别大,我们在全球四大洲都有办公室和生产基地,在中国大陆地区就有超过40个生产基地,其次我们的员工特别多,我们在全球有超过百万员工分布在27个国家,130多个厂区。集团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从传统的ICT产业链深度的整合,到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半导体这样的战略新兴产业。集团2021年整体应收超过1.35万亿,我们今年在财富500强的排名上升到了20位,今天的富士康就是制造业的一个巨型航母。集团成立40多年来,我们本着扎根中国,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不断地稳步推进我们的业务发展。
未来的富士康又是怎样的一个图景?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未来希望富士康能够成为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集团董事长刘董提出了一个永续方程式,企业的永续发展应该是EPS+ESG,我们也坚信真正的世界级企业,不只是商业世界的领导典范,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力量。我们有信心和同业一起投入到环境永续,社会参与以及公司治理的这条道路上来。
我们去年发布了集团的ESG愿景,科技开启智慧生活,用心造就永续发展,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在这样的宏伟愿景之下,集团也制定了6大ESG策略和32项长程目标,我们相信只有通过量化的目标,实现可跟踪、可量化、可评估、可达成,真正的向着ESG的愿景不断地精进。
在环境发展方面,我们确定了绿色智能、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集团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我们积极地响应气候行动100的倡议,郑重承诺在2050年将达成全产业链的净零排放的目标。节能方面,集团开展了一千多项节能改造项目,年度节能率达到了5.56%。在重要厂区推行废弃物零填埋策略,集团大陆总部所在地深圳龙华园区在今年成为全球首座综合性的生态示范园区。
我们在社会发展方面确定的策略是幸福发展,共赢共荣。如我刚才介绍的那样,富士康集团有超过100万的员工,分布在27个国家、130个厂区,实际上在应对不同的文化、风俗、法规、客户要求,对于员工的招呼一直是富士康集团在推动ESG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最重视的一环。近几年面对疫情的挑战和冲击下,如何保障这一百万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能够让他们在职业上有所发展,这个确实是我们面对的非常重大的挑战,但是又确实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富士康集团将RBA的行为准则和重要的国际准则为基础,建立了集团适应全球的集团社会行为准则,我们立志为员工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关爱员工方面,集团内部设立了关爱热线、员工心灵求助热线,每年接济量超过20万次,我们希望尽快地回复员工的问题,疏导他们的困难。集团根据国际的职业化安全管理的体系和各厂区的法律为基础,争取零事故,零工伤,为我们的员工创造一个最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的富士康大学通过线上线下开发了一整套的教育培训体系,内容涵盖了企业战略、文化、ESG以及多种多样的技术课程,我们每年差不多有三千多万人次接受七千多万小时的培训,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富士康集团其实每年都在向我们的社会培养和输出大量的技术人才。
同时我们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厂区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社区的共建中,我们通过参与乡村振兴计划,赈灾救灾等活动,每年在志愿者服务时数上超过了6万多小时,在各地的防疫保护以及赈灾救灾活动中,这些志愿者们也是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公司治理方面,集团确定了鸿传永续,海纳治理的工作目标。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提升女性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优化董事会管理,稳健的风险财务管理,保证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我们不断地加大在运营信息方面的透明度,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近年来,集团确立了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机器人为代表的3+3的战略产业,在这三个战略产业方向上,集团不断地加大创新研发的投入,我们进一步加速了半导体、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投入,集团在2021年研发投入超过了200亿人民币,我们相信持续不断地投入,会为集团新的事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实际上绿色的供应链管理也是集团在公司治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集团通过完善绿色供应链标准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上下游的供应厂商一起,推进环境保护、节能减碳、零废气、绿色产品管理。除了给广泛供应厂商提供培训以外,同时集团每年投入5亿人民币在ESG绿能基金上,促进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绿能的使用和转换,以及投入到相关的环保事业中。集团在IPE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的排名,蝉联大中华区的第一名。
集团已经连续14年发布了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今年我们将改名为企业永续报告书,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提升透明度。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地通过官网、视频号等各种方式,增进外界对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理解,增进大家对于企业运营,以及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披露,通过更加透明的信息,增进大家对于富士康的信任。
ESG确实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工程,这里面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和新的产业机会,集团将EPS的转型策略和ESG产业商机相结合,我们锁定了电动车储能系统以及MIH电动车开放平台作为我们未来整个战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板块。我们在2025年的目标是,在EV市场要达到全球市占率的5%,营收达到2000亿人民币规模,相信富士康产品的精益化为我们赢得了全球最标杆的客户。富士康在ESG方面持续地努力,也将赢得商业客户的尊重和支持。
富士康集团在ESG方面的持续行动也让我们获得了外界的肯定和鼓励,但是我们也确实发现,推动ESG的过程其实会面临非常多内外部的不确定性,面对非常多的挑战和困难。
道险且阻,行则将至,善尽企业公民责任,我们终将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