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强全球产业链协作的重要载体。本次论坛以“开放、包容、合作,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一个培育世界级先进制作业集群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快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以下是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中国中心负责人胡晓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合作论坛上的精彩讲话,由云现场整理。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代表施耐德电气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关于未来工业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我们可以看一下,今天我们说整个世界其实在发生多变的,并且是不确定性的。左边图我们列出了今天我们在整个大的环境下面对的问题,比如说可持续发展、人口城镇化,这些都是大的问题。但是右边大家可以看到,对企业我们碰到微观的问题有这些,比如说研发周期能否更短一些?
中国市场最流行的一个词是“卷”,卷不仅要卷成本,还要卷研发周期,卷对设备能否更加可靠?同时效率和运营水平还要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否则你不能生存下来。我们还讲到员工团队的管理也是面临重大的挑战,最后想说的一点是说不停的创新,当然这里有很多的载体,包括像机器学习、AI、IoT、大数据、AR/VR这些都是赋能你的手段和技术,这是大的宏观环境。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工业会从两个方面来触及到大家,并且是大的环境。
一个是可持续发展,这包含宏观层面上双碳的落地到微观层面上我们企业在双碳角度下,能否有自己双碳的零碳节能手段。
其次是生态能否协同,做一件事不能只靠自己,一定要靠很多人才能做,这个供应链能否建设起来?包含供应链生态。做可持续发展是系统性工程,不是单点的,不是政府要求做的,而是国家要求做的,要系统性有规划和组织,并且有能力和手段实现它。
第二个方面,我们说数字化加速。这里讲了数字化的手段,但我们认为数据的透明、流程优化以及最终实现效率的提升,才是数字加速的最重要的目的。
我们右边说了,大家有四个大点:
第一点,更加开放。
(1)工业情况下企业能否更加开放?这里包括消除企业的数据烟囱,以前叫“数据千岛湖”,你数据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数据湖都不打通。
(2)加强内部协同和外部生态圈,这个打通和协同非常重要。
第二点是更高效和更具韧性。
C端的行业按照天和日,甚至按照一周来做计划,这样你面对市场部确定性时能否做出有效的管理?并且让你的供应链以及整个企业韧性加强,这可能是很重要的话题。
第三点是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盈利能力,今天还在强调安全合规能力。整个企业发展到今天除了盈利,可能一起安全的事故让你企业荡然无存。
第四点是以人为本。
企业要考虑到人的因素,以前讲的是企业员工能力,现在要强调企业员工的安全,同时能否激发团队的潜能。
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加入企业之后,能否用适合他的方式,迎合他的兴趣点,同时结合企业发展的方向,最终找到平衡点,让企业和员工能够双赢,如果你的员工不能够赢得一部分的利益和未来的话,我相信企业的未来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往下一层,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我们希望企业有几个观点,它要做到精益化,分布式模块化。
我们说今天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创新,我们企业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或者正在具备这样的条件。当然这些都是很具体的管理手段,我们可以说你首先企业是不是有一个高带宽的网络?这是最基本的,高带宽的网络本身来讲并不是互联网,它可能是IT和OT的融合,你不仅有对外的高速网络,对内网络是否能达到平衡?比如说企业里的设备通讯是否畅通?它们的数据是否打通了?
其次是边缘的计算和控制,什么叫边缘计算和控制?我们讲很多云,对2C的在座各位来讲都是很具体的。但是对2B的企业来讲,你的边缘控制非常重要。为什么?你不可能把企业所有数据都上云,你必须要在本地做很多高效处理、实时处理。
我们讲到第三点就是尖端的控制,你有数据能否实时控制机器,享受它所带来实时控制的成果。
最后我们是说,所有的数据和边缘控制,包括有网络以后你最终有没有一套大数据平台对整个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做出管理,这里我们会比较熟悉大家比较热的话题,像数字孪生、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决策优化,这些都是手段,我们只是列在这里。
从施耐德来讲,我们讲了这么多大的环境以及未来工业看法、企业今天具备了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东西。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有五个大的宏观趋势和观点,也是我们自己在看待工业企业未来发展大的赛道:
第一,我们叫能源和自动化的融合。
我们在业界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话题,以前做能源是能源,做自动化是自动化,今天做能源管理和自动化的提升是息息相关的。大家可以看到能源包含什么?电能、风能、储能等各种能源,这些能源能否随时调配?效率优化是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结合起来。
第二,终端到云。
作为企业来讲,刚才已经讲过了,其实你不可能无限制把数据都上云,哪些数据是可以上云做备份,被谁随时随地看到,还是哪些人被分级看到是有选择的。同时终端能否做出数据及时处理,帮助你的数据做出很好的实时响应,因为你的数据不能无限上云,你在本地的数据也要进行处理,哪些数据要上云?怎么处理?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企业从设计到建造再到运营和维护。
传统企业分为四个阶段,但今天强调四个阶段可以变成一维来看待。为什么?当你设计的时候是一张图纸,但是建造企业的时候还是按照这张图纸建造,但是交到运营的时候这张图纸已经不在了。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企业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一个具有数字孪生的企业、当你建造完企业已经具备实体,实体的数据和设备已经镜像到虚拟世界里去了。
第四,分散式管理到统一运营中心。
这个大家不难理解,今天中国的企业包括国际型企业,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多维度的。为什么?随着你的并购、时间和空间都在发生多轴的变换。不同的企业、不同地点它面临企业的决策是不一样的,你有没有统一的运营中心?既对企业整个平台做出很好的管理,同时又能把运营的决策下放到企业进行实时决策。
第五,随机能源供给到可持续能源综合供给。
大家知道以前能源供给,如果我们说以国家电网来说,它对我们来讲是随机能源供给,你不知道哪天因为某种自然灾害或者网络导致能源中断。你也可以用邻居的电它多出来的电,这些供给有很多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手段去管理它。
所以说,这是我们看到大的五个业务机会,也是我们自己对于企业做数字化管理或者自动化管理当中,我们会给它们传递的五个理念。这里我们说能耗的节约和电气化潜力的提升是巨大的。
又讲了这么多,我们最后希望企业,我们的观点是?
首先,你有没有平台底座,在我们看来,根据我们自己的业务机构会涉及两个大的业务底座:
(1)有没有对资产管理的业务底座,当然这都是基于IT的世界建立。
(2)有没有数据交互的底座?
我们从我们的公司角度来讲,我们有一个AVEVA资产信息管理平台,第二我们有OSI运营管理平台把你的平台数据信息进行打通,哪一些数据可以进行压缩,可以进行保存、删除是有很好的管理手段。
再往上一段,有各种不同的软件和IT设施,能够把你所需要的从过程仿真到工程设计以及项目执行、运营、控制、资产绩效、价值链优化能够用手段串联起来。再往上用到更加现代化的手段,比如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对全员赋能,并且对我们效率进行优化,最终我们覆盖不同的行业,可以看到你有大的数据底座和平台手段之后,可以附带游戏化工、建材矿山、市政环保以及电力、混合控制里的食品饮料制药的全行业覆盖。
我们的使命,我们自己也给自己有一个使命,成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伙伴,帮助企业赋能,这也是很多企业所需要的。
简单介绍一下施耐德,施耐德我们2022年大概340亿欧元的收入,全世界有135000+员工,全球我们基本上来讲是比较均衡的业务发展,欧洲、北美、亚太各占接近30%的业务比额,相对来讲我们在全世界业务发展比较平衡。终端市场集中在数据中心、楼宇、工业、基础设施四个大的终端领域来服务我们所有的客户。
其实我们做这件事也不是一个人做,这边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合作伙伴和生态,这边我们有60%的收入通过合作伙伴给我们带来的,我们是很多人在做生意。
其次,我们每年有2.3万个生产和直接采购的供应商和我们发展合作联系,同时我们有技术联盟辅助我们的技术手段,同时有更多关于IT和OT的合作伙伴,还有65家的服务提供商和合作伙伴。我们也采用多中心模式,今天我们把总部打散了,今天以北美、欧洲、中国、印度四个中心服务全球各个地方的客户,保证整个客户服务时效性和及时性。
最后,我想说未来工业从我们来讲是“数字赋能,加速迈向”,我们关注四个关键点:开放、高效与韧性、可持续性、以人为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