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强全球产业链协作的重要载体。本次论坛以“开放、包容、合作,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一个培育世界级先进制作业集群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快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f6f1dd0a2ae587b23bbd396820fc75e.png

以下是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CEO张强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合作论坛上的精彩讲话,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汇报这样一个题目“科技引领、开放创新”,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医疗装备的产业集群。

在高端医疗装备这个产业我们非常幸运,它是横跨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以及关系民生的医疗健康三大国家战略的交叉口。我们这个行业里其实是有一个集群的典范标杆就是在美国的波士顿,美国波士顿不仅仅有大型企业,应该说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都在波士顿有很重要的投资。

同时也有大量的创新公司小型企业,但是最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它是创新集群,这里面有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所以是非常完善的创新生态,以这个为我们的样板和标杆,我希望在中国也能够打造出这样的集群,应该说我们现在处在“天时、地利、人和”很好的环境里,对于我们来说打造这样的产业集群,我们同样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深度协同。

我下面具体汇报一下,对于联影来说,我们现在是一个集团,我们自己本身想打造从预防到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整个流程,我们集团以多个公司覆盖这样一个流程,这个流程过程当中、生态上我们会有很多的创新合作点,跟我们创新合作伙伴的工作切入。

我们有做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信息化产品的联影医疗,我们也有专门联影智能,联影智能主要关注于对我们的设备、物理进行人工智能的赋能,同时也对我们的临床流程进行赋能,还有对科研创新,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赋能。

医疗机器人。当然在我们核心部件、关键技术上面有联影微电子,它为我们装备以及可穿戴设备提供芯片的。我们也正在打造联影智元,跟我们的创新合作伙伴探索未来的元医院,我们也有中央研究院,研究院是为联影集团提供今后五到十年的科技创新方向,为我们探索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路径。所以我们通过自己打造生态,我们希望承接和寻找更多的创新合作伙伴。

首先创新集群在制造业集群里作为一个产业和企业,我们首先必须要有自己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联影从过去十多年的努力也推出一系列世界首创的产品,我介绍一下包括两米长的PET-CT、五米长的磁共振、世界一体化的CT-Linac,这些系统也为我们临床创新、科学研究的创新都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所以基于这些产品本身,我们就能够提供协同创新的抓手。

基于创新层面,实际上是基于它的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创新。联影通过过去的努力,我们打造从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垂直创新体系。刚才提到芯片,我们这里面很多的芯片不是因为卡脖子,而是因为当我们的自主创新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想进一步进入到小型化、智能化,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世界上没有这样的芯片。

因为这一定会走向芯片化,对于高端医疗装备来说我们处于量相对少、价值高的产业,我们大家也知道对芯片产业、微电子产业来说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芯片制造商是不会,也不愿意为我们这样的企业来提供创新的工作,所以我们自己来做这样的芯片,我们做PET芯片、磁共振的芯片,在芯片创新上,在我们原材料创新上保证我们核心部件也有很强的创新力和性能,在核心部件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上没有的,或者在中国是非常领先的整机系统。

正是基于创新的推动,我们应该说在行业里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大家看到市场份额的变化,在2010年联影在刚刚开始筹办,我们2011年成立,在中国高端医疗装备黑的是国产占有率,2010年在中国CT磁共振以及高端的装备基本上是以进口,甚至说是百分之百进口。但到了2020年40%多已经是国产,国产的主力是以联影为主,2022年联影在中国市场达到了市场份额第一,已经超过了跨国企业。

同时,随着我们自己的创新,自己做核心部件、元器件和材料,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这也就是说在产业链上下游我们二百多家合作企业合作的伙伴一起来推动我们整个产业链的完善,推动我们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应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逐渐地,尤其是在长三角出现了高端医疗装备所带动的产业集群现象。包括在苏州的易德隆、易瑞科技(音)都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

刚才也提到“科技引领、开放创新”,我们在全球不仅仅是跟我们产业合作伙伴,我们跟科研院所、临床研究机构一起来合作,在中国和清华、上海交大,在北京北航、北大一起合作,在国际上目前主要的还是跟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医院一起合作,下面会介绍一下跟加州大学一起合作。

我们还会跟很多临床医疗机构,下面举几个例子,上海中山医院保持很密集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包括我们一起那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刚才提到的很多世界首创的产品,也很多是跟中山医院一起合作。

我们和交大瑞金医院在嘉定合作的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我们一起探讨高端装备研究方向,肿瘤诊疗之后的创新技术。我们希望嘉定在围绕瑞金医院区域成立“械谷”,我们一起创新,在区域里形成集群聚集的发展。

我们和北京协和医院一起推动它打造世界一流的转化医学中心,包括最新的像5T这些产品,我们5T最早也是在上海一起推动创新新的临床诊疗解决方案。

还有非常关键的就是我们不仅仅跟临床医疗机构,刚才提到我们在清华、交大、复旦、北航这些学校,我们高端医疗装备往往也是很重要的科学仪器,所以我们跟它们一起来用我们高端医疗装备推动前瞻性科学研究,推动一部分的创新基础研究。

我们在参加国家重点脑科学研究的计划里,我们一起跟大学、儿童医院、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一起探索人脑从婴儿到青少年发展的过程,从青少年到老年蜕变的过程,这都是我们积极参与其中,在这种过程中,我们相信我们会有很多的创新诉求,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创新空间和机会。

刚才提到开放创新,不仅仅在国内,我们更加感觉到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对外开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要跟美国有大量的合作,像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包括我们在意大利罗马大学进行新药研究和新型诊疗方法的研究。

举个例子,刚才我提到的两米的PET-CT,它实际上一开始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他们觉得应该有两米长的PET-CT,临床的PET-CT都是二三十厘米长,他们觉得要两米长,但是他们自己不是做设备的,所以他们在寻找工业合作伙伴,我们很幸运在跟几家跨国公司竞争中我们胜出,我们跟戴维斯一起合作,我们2016年开始研发到2019年上市这个产品,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成为世界上首台的产品,2018年样机出来的时候被英国《Physics World》评为“2018年十大突破之一”。

基于我们跟美国加州大学合作的基础上,我们跟耶鲁大学一起合作,研究脑研究专用的PET-CT产品,在SNMMI上,大家看到这个图像,我们在这个专业里看到这个图像,PET图像和磁共振的图像一样,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没有过的这么高分别率的PET图像,这让美国科学家觉得很兴奋的原因,因为他们有新的工具。

这个大家也知道,对医学健康领域很多的研究需要新的工具,联影提供新工具的基础上,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新的科学发现、临床创新成果。所以应该说在今天这个时间段,我们更加需要一个全球的开放和全球的合作,我们希望联影跟各界以及科学界、临床医学界、世界各地顶尖人才一起合作,我们在上海,在长三角建立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医疗装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让中国成为全球医疗科技的创新策源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