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强全球产业链协作的重要载体。本次论坛以“开放、包容、合作,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一个培育世界级先进制作业集群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快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侯金花.png

以下是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金花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合作论坛上的精彩讲话,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培育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思考和实践”。

有四个部分,我们先看一下基本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们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整个位置在杭州湾北岸,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核心的承载区,我们还包括化工区的金山分区、奉贤分区、上海石化大的区域范围。总共占地面积是在45平方公里左右。

二,主要工作。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我们上海化工产业主要分散在宝山区的吴淞南大地区以及普陀区的桃浦地区,在刚才杭州湾的北岸规划29.4公里的区域,作为我们集中的化工区,将上海分散的产业集聚,同时我们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个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工园区。

当时一方面我们承载原有的企业在中心城区布局的调整,以及集聚发展。同时,也是随着本世纪初国内汽车、家电、房地产这些产业对化工新材料需求不断提升,我们引入了一些国内外的化工巨头,打造国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已经成为了我们化工行业的排头兵。

(2)我们一个是集聚了一批世界级一流企业,大家可以看到包括巴斯夫、科创。这些都是德国的企业。德国企业在我们化工区的投资还是非常大的,包括OVANIK、INEOS,像Vopak是荷兰的企业。

吸引了一批国际高端的项目,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当时建设初期的时候,像苯酚丙酮100万吨每年,这些产能规模是世界领先的,包括技术水平也是世界领先的。

(3)产业链优势明显。我们讲的产业集群,化工产业和汽车产业相同,都是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我们的龙头企业是当时BP和中国石化合资的90万吨乙烯企业,我们下游引入了聚氨酯等,是从碳2到碳6所有产业链的集聚,我们产业链优势非常明显,我们上家企业的产品是下家企业的原材料,通过我们整个园区一体化的管理,通过管廊传输这样成本更低更具有竞争力,这是我们产业链的基本情况。

第二,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吸引产业集聚,吸引创新。

同步引入了类似像巴斯夫的亚太研究中心和SCIP全球事业部等总部()现在基本上集聚在原来的这些区域。但在我们园区内我们从2018年起也是规划了两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涉列了科创的特色园区,这里是我们规划的布局图,整个29.4平方公里里目前我们有颜色的部分是已经出让的图,白颜色还没有出让的土地,我们在蓝颜色的区域是科创园区,我们已经建设了五万平方米的精试厂房,目前朗胜、英伟达以及华东理工大学14个项目落地。

我们在科创推进过程中,我们觉得还是要通过一个载体,我们和中国石化联合会和中国化工协会以及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世界“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我们有一千多只团队参赛,覆盖海外13个国家,我们中国除了台湾省之外,其他有三十多个省市都参加了这个大赛,取得了很好的影响。

还有一个方面,聚焦国家战略,建设电子化学品专区。相切像中兴、华虹都是从两千年左右布局在上海,我们也了解到特别是疫情以后,我们了解到其实我们高端的电子化学品90%都是进口的,这又是我们产业链、供应链必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也是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规划了两平方公里的电子化学品专区。

专区整个战略定位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我们的计划到2025年集成电路所用的高端电子化学品,原来我们分析了大概有200多种,我们这其中希望65%我们能够本地化供应,主要一个是通过仓储,因为我们本身进口的电子化学品70%都是在上海口岸进来的,我们建造了四万平方米的仓储,今年年底也能够建成,明年初就会投用。

另外我们本地化的生产,本地化的生产这几年来我们也是在三个领域,一个是光刻胶,其次是电子特气,第三个是电子化学品,围绕三个领域我们引进了二十多家的企业,有外资企业。同时,我们吸引了国内的龙头企业,现在在科创板上市的材料类主体企业,比如说安吉(音)、幸福电子等这些都在我们园区落户,本地化的生产,这批项目投资有80亿左右。

同时,我们在电子化学品建设方面还非常注重自主创新,我们也引进了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还有我们华东理工大学电子化学品研究院,包括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研究院落户,我们打造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剂量检测、中试放大、上线验证的全流程创新生态,这也是当时吴清市长跟我们提出的要求。

目前,我们已落地的项目和涉及的电子重点化学品品数已经到53%,我们到2025年是65%的目标,还要努力。

三,取得成就。

这么多年来,通过二十多年来上海化工区也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同时成立了我们管委会,建设到现在我们累计招商引资是2200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是1600多亿元。累计销售收入是1.7万亿元、上缴税金是2200多亿元,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材料的支撑。

我们2022年的数据,园区某均产值达到了921万元人均利润是177万元。人均的税收是88万元,这些指标都是位于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前例,以及中石化评的全国616家园区当中我们连续八年排在首位。

这是这几年我们获得的荣誉,包括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园区、循环经济先进单位。

我们在开发之初的践行五个一体化的理念,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保护、管理服务五个理念被国家工信部采纳。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集群发展的循环利用高效,我们产品的关联度上下游企业的产品关联度达到了85%以上,废水纳管率达到了100%,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7%,安全管理方面也是最严格的。

我们每年生产和使用危化品当量是200万吨,整体安全是平稳可控。近年来园区化工区域百万工时事故率为0.4%,我们上海化工区整个AQI指数是好于上海平均水平。85%以上的企业达到了欧美先进环保标准,包括我们的VOC是在6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这也是非常高的水平,当时我们问了德国巴斯夫的基地,它们VOC排放是在10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

同时,我们也是持续优化的创新,在营商环境以及数字化转型方面实行了新的突破,我们还是标准先行,制定了首个化工区域公共管廊管理规则,我们其中有一个企业华谊新材料是中国流程业的首例“灯塔工厂”。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

对我们化工产业的要求上来打造与我们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化工园区。在下一步的发展上,我们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严的要求作为我们的发展基本要求。同时,以安全发展作为红线和底线,这是每个化工园区最本质的要求,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的主导方向,把高端发展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把创新方向作为我们的根本动力。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打造世界级的高质量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我们这里到2035年我们也做过一个预计,园区将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这两个基地也是2011年的时候有主要的几个方面:

(1)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现在是1500亿再翻一番到3000亿的产值规模。重点发展合成生物、电子化学品、绿色低碳、先进材料等高端产品。

(2)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效跃身世界一流水平。

(3)智慧园区建设与运营全球。

(4)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示范标杆。

我们的很多企业比如巴斯夫已经做了规划,在2035年达到碳中和,比欧洲提的2035年以及中国提出的2060年目标还要前,这方面拥有了这些优秀的企业,我们也愿意成为示范标杆。

以上就是我们对绿色产业化工实践的思考,有不当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