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发布将来到上海。本次论坛我们聚焦「Infinitas 未来无限」,我们将搭建一个展现“青年人”智慧与潜力的舞台,聚集全球创新人才和资源,让更多人见证他们不懈的探索和追求,让一点火苗点燃他们无穷的创造力。让上海与我们共同见证这片广阔无垠的舞台上,追梦者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以下是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姚颂在2024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发布仪式精彩讲话,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TR35 2017年的获奖人姚颂,非常荣幸今天能作为往届的获奖人来做致辞。
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我发的最后一篇论文就是2017年,从2017年4月份到今天为止,因为忙于创业,所以都没有写过论文了,我也感觉非常羞怯。我自己读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原来做的不是航天,但是现在在做一家火箭企业,当时获奖的时候还在我的第一家创业公司,做的是人工智能芯片,当时我们核心的做法是基于把算法侧的系数化和硬件侧的专用指令集、专用处理器架构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计算性能和计算效率。而系数化算法(音)的提出人韩松博士现在是MIT的副教授,也曾经获得过《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者。
今天来,一方面讲一下为什么自己从电子转行到航天,核心原因是我觉得每个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时间和生命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时非常有幸在2018年把企业卖掉之后,我觉得应该抓紧时间做一些更大的、更有人类和社会价值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发掘了三个方向。一个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全人类的生存与扩张,里面包括航天、核聚变,包括很多事情。一个是站在每个个体、每个社会原子的角度,每个个体的生存、健康、幸福与快乐等很多方面。再一个是社会的原子化和全人类的中间层次,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效率问题。在这里面,我个发掘到一个我自己从小非常喜欢,也觉得有重大商业机会的新方向,那就是商业航天。
七年过去了,我觉得时光真的非常快,科技行业、科技创新领域发生了非常多大的变化,我自己的感觉是发生了两点非常显而易见的变化。第一,七年时间我们见证了驱动人类过去五六十年发展的核心技术范式的逐渐消亡,比如说我们做电子的最熟悉的是摩尔定律和相同公式(音)。摩尔定律2014年开始就逐渐减缓,到后来的7纳米以后,芯片新的制成成本非常高起。到4纳米以后,台积电也叫N4、N3,已经不是3纳米、4纳米了,所以我们需要新的类似于存内计算等很多新方式。另外,我们也见证了5G时代没有带来当时所设想的那么大的应用突破。我们见证了很多技术范式的消亡和消失。
第二,我们见证了上一个时代一流的技术遗产带来的全新商业机会,比如互联网领域,所有东西都依赖于无线通信。七年过去,到了今天,我们更加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所有新的发展,未来新的商业机会要基于更加底层、更加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们才能找到支持人类未来20年、30年,甚至50年长期发展的可预测范式。
今天非常有幸来做致辞,也非常恭喜今年获奖的35位获奖人,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做出更多更前沿、更基础的全球领先性的成果,也希望大家在做科研成果的过程中考虑到它怎样去做社会化、产业化,让我们所有的成果不仅在学术上能够引领全球,也能够帮助中国去创造一个类似于硅谷的更好的科创氛围,真正能够从产业上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大家的生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