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发布将来到上海。本次论坛我们聚焦「Infinitas 未来无限」,我们将搭建一个展现“青年人”智慧与潜力的舞台,聚集全球创新人才和资源,让更多人见证他们不懈的探索和追求,让一点火苗点燃他们无穷的创造力。让上海与我们共同见证这片广阔无垠的舞台上,追梦者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以下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封硕在2024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发布仪式精彩讲话,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荣幸入选TR35,我的研究方向是《自动驾驶汽车行驾驶安全》。
出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之一,过去一百年,人类社会从马车时代进入汽车时代,汽车成为了我们日常出行的最广泛存在形式。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出行有望迎来百年以来的新变革,从汽车时代进入到自动驾驶时代。
1925年人们发明了自动驾驶的雏形以来,自动驾驶的研发也走过百年历程,过去20年自动驾驶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时至今日,无人驾驶技术尚未广泛应用,关键是人类社会对自动驾驶汽车极致的安全性要求。当前头部自动驾驶的安全可靠性大概是5个9,每10万公里需要接管一次,而人类驾驶员的安全可靠性平均是6个9,如何将自动驾驶的安全可靠性从5个9提升到7个9,是行业面临的瓶颈性问题。
目前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应用主要落地在安全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如游戏、聊天。对于像自动驾驶、航空、医疗、能源等安全攸关系统,小概率系统失效则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如何实现自动驾驶乃至人工智能系统的极致安全性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课题。
过去多年我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上述难题,())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等效加速测试方法,解决了安全性能如何测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持续安全学习方法,解决了安全性能如何学的问题。很高兴的是,我们的研究得到了领域内的广泛认可,为推动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改变世界的模范有哪些?我首先便想到了艾伦·图灵,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便提出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为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学者,创造知识、研发颠覆性技术都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机理,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演进,让自动驾驶更安全,让人工智能更安全。
再次感谢组委会的认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