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由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与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举办 2024 闽浙智慧连锁与品牌发展创新大会暨第六届福建连锁经营品牌发展大会在泉州举行,活动主题为: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 创新共享。
以下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教授赖国伟在2024闽浙智慧连锁与品牌发展创新大会暨第六届福建连锁经营品牌发展大会上的精彩致辞,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企业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福建和浙江连锁经营的邀请,我花30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我所观察到的零售行业的经验和做法。每一次和大家分享宏观形式,我都会问大家难不难。从3月开始,每次的分享大家的回答都说很难。但如果我们跟100年前相比,也就是1919年的世界第一次大战我们不算难。上一次西班牙流感死亡5000多万人,这次新冠死亡700万人。上一次先后爆发了一战和二战,我们这次先有俄乌战争以及去年的哈以冲突,但这次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没有陷入战争的局面,而是坚持战略和发展的道路。在一战和二战的时候,都有主流国家经济陷入经济大萧条,而这次没有。第一个原因,美国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实施了现代货币理论,在这个理论提出来之前,主流的经济学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政府财政的负债率有上限,但这个理论认为财政负债的上限可以取消,只要你的债能发出去就可以。在2008年的时候,美联储买了4万亿美元的房地产债券,这次又购买了政府债券,累计达到3万亿美元,有1万亿流向了美国家庭,1万亿流向中小微企业。这是美国体系下的财政政策,对全国经济影响很大。
第二个原因,我们作为新兴崛起的大国,我们的房地产开工率越来越低,我们也没有陷入经济大萧条,从2013年后开始,我们在进行艰难、全面的深化改革,全国房价平均下跌1/3,GDP房地产产值减少8万亿,我们没有陷入大萧条。中央政府的应对也算很不错。这是当前经济的大环境。
三年疫情后,大量的企业家对未来还是比较迷茫,方向在哪里,到底有没有增长。我比较喜欢跳出经济学模型对经济的影响。这块我做了十几年的研究,跳出模型看经济增长有三大因素,一是人口所带来的增长,质量和数量有没有结束。二是我们也没有跃进到新的技术转型。三是全球更大规模,更深度的产业分工,会不会受到当前美国政府搞的利全球化的影响,是否会阻碍全球发展的进一步发展。我的结论是在未来40-50年的时间,从1945年后,全球资本以及企业家们,跨国公司所推动的分工化还在继续。在2005年开始后,在2020年后,我们加速全球分工的另外一个中心开始崛起,这是东南马加印,我们叫转移中心。我们已经享受了40多年的转入,我们要往外看,将时间往前排好,这样的判断,我的依据是去年在旧金山的APEC发布了金门宣言,中美爆发的矛盾是数字生态系统,中美以及平台爆发了很激烈的竞争,但在其他方面,中美依然在合作。比如定期美国的财政部长都会来访问,解决怎么合作的问题。目前全球的主流依然是经济合作,并且跨国五公司在继续推动产业的迁移。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美国的经济周期去分析,2023年企业特别难,因为2022年开始美国的进口企业在大幅度削减订单,在今年第一季度全世界主要的出口型经济都在恢复,都是正增长。从短期看,中美全球的经济增长都会受到经济短波周期的影响,美国是3年,我们是3年半。从2023年年底美国周期建立,今年年底会缓慢回升。我们看到今年8月起,美国用电的增长跟我们是差不多的。从2024年算起,到2026年的短波,2024,2025年大体是向上的。我们几乎也是同步,但这跟个体的体感有差异。我们的体感在2021年之前,问企业家是否赚钱,十之八九都赚钱。到2023年十个只有三个是赚钱的,特别是今年特别难。这是工业化之后产业竞争必然的结局,这个结局会导致一个行业到最后仅剩30%的企业活下来。
资本主义革命260年了,当你一旦工业化后,未来只有10%的企业能存活。我们要思考的是中高速40年,再来个20年的中低速增长我们能否活下来。房地产开工量减了一半是否还会继续减,根据人口数据去推演,每年中国房地产的需求量还在8亿平方米,这是底线的需求量,实际上房地产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到这个底线了。特别是困难的是房地产所带动的衰退,后面再看影响哪些行业。
从OECD以及国内研究看,未来两三年看,我们作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中心,要让给了印度了,这是一个现实,甚至未来要让给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南亚经济体。未来近20年的时间,亚太经济圈特别南亚、东南亚对全球的贡献超过一半,东南亚、南亚的增长对我们是近水楼台。在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衰退很大的情况下,全世界金融资本一定是先知先觉。中国有了股市后,今年是第一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也是下样的。最惨的是房地产以及房地产所带动的重油大部分耗材和制造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有亮点,上游周期行业,石油、化工、金属,特别好的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和消费行业。像我调研的一家企业做鞋材,工厂建完后,连续三年营业收入倍增,在去年1亿的净利润之上还要翻倍增长。互联网行业也见顶了,但他们利润在增长,因为使用AI和裁员。
和我们传统零售相关的是消费品,我们看上半年很多企业利润在减少。出现技术升级五换代的汽车企业,比如上海、广州的那两家,8月的数据是50%的下滑,被新能源车抢走份额。医药行业主要是政策、集采、反腐,海外打压,但创新药很不错,进入了实际市场,很多创新药获得美国、欧盟的认证。从A股上市企业来判断,今年的企业经营情况是最难的一年。
在这样最五困难的情况下,未来的增长机会在哪里?首先看人口,今年有个新现象,PC的端游,黑神话悟空,它出现了全球第一个爆款。第二个中国美国的疫情都达到…,超过35岁的临界点意味着人口快速老凝华,跟他们相应的零售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如果国家不降医保费,未来人口老龄化是难以支撑的。超过35岁,经济增速会大幅度下滑,未来10年经济会进入很成熟的阶段。大家可以看,日本、德国平均年龄超过40岁,日本超过45岁,日本国内经济想增长很难。什么地方增长会很好,是米黄色的那部分,平均22-35岁。我们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此后十年也证明了这些区域增长很好。绿色的那块要在15年后进入正常的经济增长轨道。这是全球的情况。
过去40年,我们的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我们聚焦在科技行业。还有未来几十年智能革命,比如汽车行业会从8000万增长到1亿辆,以及零售,服务行业会很庞大。再有黑神话悟空,蔚小理是00后喜欢的。
我们看人口的逻辑,人的一生大概是这样的一页PPT。用人口去推,可以推出房地产的高峰和低谷期。日本的本土研究学者他们失去了20年,1990年后他们的经济持续衰退,2020年后日本陷入更长时间的衰退,带来的资产损失和各行各业市场的萎缩,最惨的行业是钢琴,市场萎缩45%。欧盟爆发了经济危机,美国的乔布斯五推动了2017年的美国消费高峰,但美国的人口结构相对比较好,2020年可以持续经济增长到2060年,现在不是丽东升降,而是东升西不降。
我们的下一次高峰在2040年由80后所推动,所以我们还有15年可以拼,谁推动了增长,80,90后推动的,他们有3.7亿人,上一次是4.2亿人推动经济增长。未来强劲的增长机会在印尼、越南、南非等地方。
这两年中国人口出生数量断崖式下跌,什么时候会开始恢复。2000年到2030年出生的人口数量会开始稳定回升,但2000年出生的人口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新进工作人口增长通常会推动经济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中国未来长期的增长机会。
第一我们国内靠深度都市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是“一带一路”的出海,到2035年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远景规划,我们的人均GDP是30亿,每年是差不多2万美元,我们差不多也要花15年的时间。人均的年收入是13万左右,2035年GDP总量280万亿。
接下来分享厦门零售业怎么度过疫情,元初食品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食品的理念,它是健康三餐的提供者。第二家是上官板栗,他们今年的跨省扩张扩到云南去了。三年前我去访谈他的时候,他会花一小时把所有分店的销售数据看过去,他五总结的零售经验是他不去跟三只松鼠竞争,他只做现场体验感,现场制作的更好卖。我们的零售越来越强调体验。另外一家是朴朴超市。从这三家企业看,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零售业未来一定是更好,更快,更低,价格和成本要更低。还有一个是人员工资会更高。
最后一家是频胖东,今年胖东来每一家门店开门前还有人排队,它的商品价格比竞争者还高,有的甚至要高20%,去年的净利润是1.4亿。它怎么做到的,理性地面对得与失,爱和闪亮是我们信仰,实现个性,这是90后的年轻人说的话,这家的员工不开心也能请假。许昌消费者对胖东来的评价很高,它怎么在地级市做到这么挣钱。在前面20-30年经过经营的积累,首先自持物业,省去租金成本,消费者对它的评价是顾客需要的它全想到了,你不喜欢限制天数内什么都可以退,甚至20天内电影不好看,可以退50%。且这家企业对员工很好,它的薪水比周边零售企业高20-30%。但胖东来不是独一家,我在5月的时候,我调研了福州一家制造企业,每年是50%的增长。我跟老板前后聊8小时,他说用爱去感化员工,我观察员工给他汇报工作,难题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某某总爱你,那你爱不你的部门,你的家人,你你的企业,你要怎么做,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赋予员工很多的责任,让员工自己去发挥。
感谢大家耐心倾听我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