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0A5469_wm__15663049.jpg

下是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 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周汉民 在第三届中英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的精彩发言,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李书记,Matt Burney总领事先生,朱刚主任,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最近我有机会去关上一个画展,做的是一位原生态企业家,在油画领域不断耕耘,终于可以办画展。走进画展现场看到一台小小的电脑,就各位所用的手提电脑。

旁边有一位先生告诉我,一是要输入几个字,你就会看到一幅画,那天我随口说了四个字“冬日暖洋”,两秒钟之后作出的一幅画令我爱不释手,我保留着希望能够放大挂在家中。今天我在此地聚会,眺望四处,在冬日暖洋下就是我们的上海,正对着这个讲台,两幢高楼,现在能看到是两幢,经贸和环球。另外还有更高的上海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46年来中国人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当然,绝对不能忘怀国际友人,包括英国投资者对我们的发展所做出的独特、独有和独道的贡献。

今天我讲三个合作的实例,谈三点个人的期望。

第一个故事,2002年12月3日,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54个国家坚定的支持下,中国与其他4个国家竞争,脱颖而出,赢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世博会闭幕到今天已经14年了,我们完全做到了世界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世界一片异彩。世博会申办成功不久,我有好几次机会到访英国,因为要游说英国政府来建世博会的英国馆。世博会主办方明确最大的展馆面积6000平方米,我的任务要有足够多的国家成为6000平方米的主人。

到英国,英国政府所选定的第一位世博会英国馆总代表,他曾经出任英国驻古巴大使,大使阁下问我:上海和中国喜欢我们什么呢?我回答:我们中国人喜欢莎士比亚,我们中国人也喜欢哈里波特,我们喜欢有创意的灵感,有温度的表达。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在英国政府公开招标过程中终于脱颖而出,成为英国馆的总设计师。他设计的英国馆取了一个美妙的名字,叫“种子圣殿”,6万根亚克力尖端就是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得以实现生活更美好的,也是表达中英两国伟大而悠久历史及友谊的。这一设计最后在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闭幕之际,在国际遴选委员会的评审之下,190个主权国家馆,56个国际组织馆他脱颖而出,成为设计金奖,这个馆永远留在建筑史上,留在中英关系史上,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

此人英文名字是Thomas Heatherwick,我第一次见他是今年英国国庆日晚宴上,总领事主持的晚宴,我们交谈很关键的一句话是您在上海留下了上海复兴艺术中心闪闪发光,留下了很多人在评论既有褒又有贬的天安千树,在中国各地留下了许许多多你的创意,你的奋斗。我们上海人非常缅怀一位国际级的设计师叫邬达克,我多么期望你成为当代的又一位邬达克,他正在践行中。

各位晓得,就是他得了金奖的设计,让他得以在建筑业名扬四海,在上海成立了工作室,才会有这么多的建筑人们放心让他设计,即便有不同的评论仍然处之泰然,这就是以友谊催动合作,以合作结出硕果。

这是事例一,就是相互的投资与合作,他今天是一位设计师,更是一位企业家。

事例二:

2018年,2018年大英图书馆在上海图书馆有一次郑重的展出,取名美极了,叫文苑英华,讲了五个人的著作,分别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简爱》的,这次展出的原稿中最后一章的名句赫然入目,那句话是:“读者,我嫁给他了。”

第二位是艾略特,艾略特是伟大的诗人,他的那首《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草稿,包括讨论猫行为的信件都在展出中,我们可以领略。

第三位是劳伦斯,劳伦斯有一本小说叫《虹》,最后被禁掉了,为什么这本书被禁?读者能不能取得作品的替代方案?他和友人信件往来我们读了原稿,有雪来是由于冬天,想到冬天是因为它让我们憧憬春天,雪来给拜伦写了一首诗,14行诗,初稿、原稿都产出了。

第五位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他的五页原稿全展出了,这次邮件在展出的时候请上海一批人能够写下英国文学和他们成长的关系。要求能够用小楷写在宣纸上,装在镜框里,五位大作家的作品同时展出,写的时候要写两份,一份永久留在上图,一份飘洋过海,去英国的图书馆永久珍藏。

我不是文学家,我喜欢文学,所以就被邀请到你也写一篇感想吧。我今天把感想的原文带来了,这是感想的原文,小楷、毛笔、宣纸,我念念我写了什么。

我的文字是:我的少年时代岁月如磐,唯有对伟大文学的热爱终不名灭,有幸读到狄更斯先生的《大卫·科波菲尔》,蓦然找到了心灵的知音,大卫的善良、勤勉和达观,一直在我的心里温润如初。1985年第一次出国,为方便交流,曾取英文名David,以此向科波菲尔致敬。上海市政协周汉民2018年2月27日。

文学走进心灵不单单是慰藉我们的孤独,文学走进心灵是催生文学交流的样式所涌动的一种创新,而创新是产业的核心和基础。以今年为例,刚刚落幕不久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在诠释和表达着,这样的盛景毫不夸张在世界没有第二座城市可以找到,即便是在莎士比亚的故乡。

事例三:

中国的企业能够将美景在冬日暖洋下变得如此引人入胜,但同样我们可以在世界上做出奇迹来,在座都知道有一支有名的足球队叫曼联,但是在座谁知道曼彻斯特的空港就是中国人投资把它变为现代化的空港的,这个空港中国投资接近10亿英镑,这一空港今天从运作到功能,到与世界的连接,到未来投资新的领域的开拓,曼彻斯特空港始终走在前面。各位,有机会去曼城,飞机降临的时候想一想,这是中国人做的,我们绝不自傲,我们也绝不自卑。我们与世界就是这样平等相待的。

由此我提出三个期望。

第一,中英两国的合作要全面的、各层次的深入交流,今天两位主讲人都谈到习主席和英国首相最近在巴黎历月会晤,所擘画的中英未来发展的前途,同时脚踏实地把论坛开到上海,如此有历史渊源又有远大前程的虹口。

李书记所言隶属中英领国的外交关系、经济关系和对未来发展三个主题词的提示我认为所言即是。因此合作应当全方位、多层次、持续化,是我第一个期望。

第二,中英两国的未来完全在青年。今天在座许多人比我年轻,太好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我认识Matt Burney总领事差不多10年了,他上一个任期是上海总领馆的文化领事。我就在想,10年以后、20年以后、30年以后,我们在外交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接班人何在?刚才Matt Burney总领事如此兴奋的谈到中国有这么多留学生远赴英伦三岛,我也同样期望有更多英国青年能够来到我们此地,否则英国对中国的研究难以根深叶茂。因为英国对中国的研究主要是英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就如同中国对英国的研究主要是中国人对英国的研究。

第三,期望Matt Burney总领事,再过一周英国要正式加入CPTPP了,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到了第四个年头,我们为什么要申请加入CPTPP,继而要申请加入EDPA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制度型开放所使然。我们要向国际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看齐。我衷心期望,由于英国加入在前,我们完全可以就中国加入CPTPP举行相关小型研讨会,谈谈各自的心得。

一句话,由于中英两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会2/5,如同今天英国和中国都是联合国重要的机构、WTO的成员一样,我们希望未来中国的制度开放向国际规制、规则、管理和标准的开放进程中互帮互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