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黄剑辉 在STIF第五届国际科创节 暨新质生产力领航者峰会 的精彩发言,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2025的开年之际,非常有幸受邀出席第五届国际科创节,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首先向在座各位和线上的各位道一声新年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识局判势破局,识别当前是什么样的局面,判断未来的走势;如何更好的破局,破局之道,跟今天的主题密切相关,需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共三个方面。
识局,当前局面我们经过系统研究是周期性因素与所处发展阶段因素交织;外部因素,国际因素与国内结构性因素并存,四方面的影响看清当前所在局面的关键。
判势,从去年9月份以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正在汇聚,2025年发展态势我们认为有望向好。
破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识局,对当前局面的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我们国家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可以清楚看到明显放缓,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正视,面临投资消费的乏力,引入国外投资负增长,房地产开发大幅度负增长,市场主体经营困难,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具体的数据。
去年9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后,我们国家出台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可以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数据可以看到,预计四季度GDP增长5.1%,全年有望实现4.9%的增长。出口还是比较好的,1-11月按美元同比增长5.4%,高于前三季度4.4%的水平。
分析周期性因素,清楚看到从1800年以来全球经过了五次康波,1800年以来,目前处于第五波。经济周期是避不开的,有一本书《避不开的经济周期》,右边这个图是批发价格走势,1980年之前经过四波,上世纪80年代处于第五次康波,2011年到2019年是衰退期,增速不断下滑,目前处于十年箫条期,增速比较缓慢的周期,值得在座各位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不只是中国的,全球处于技术周期的第五次康波,IMF2024年10月24日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目前全球增长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发展阶段角度,任何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都是处于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人均GDP九千-一万七,我们现在1.2-1.3万美元,中国2023年的数据,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阶段,过去房地产拉动、投资拉动,铁公基拉动,2008年那一轮属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现在到了效率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不是那么简单,在座各位都是搞科技的,人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技术升级,需要有很多条件,制度因素、科技教育支撑,这是发展阶段的因素。
分析内外部的因素,经过三年疫情,地方政府,早期要素驱动建机场,建基础设施,地方政府累积了比较多的债务,民营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导致内需投资及消费不振。此外从外部因素来看,部分外企是流出的,美国特朗普1.0,2018年加征关税以后导致很多企业转移到国外,这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三年疫情,赴华留学和游客过去几年明显下降,今年好转。
另外一个因素,近年来按汇率法与美国总量差距扩大,追赶范围放缓,汇率,前一段时间已经贬值到7.3-7.35左右。
判势,下一步的走势。
我们觉得是向好的,去年7月19日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去年12月12日闭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强有力宏观货币政策,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这是国内政策层面。国外环境,从最近这一个多月来,我们国家与美国、欧洲、日本的关系有改善的迹象,比如说跟日本,在12月25日,中日高级别磋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达到十项重要共识,包括人文交流、教育等多个方面,特朗普在12月16日也表示,美中两国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整个态势从国际环境来看,最近这一个月有向好的态势。
去年10月23日国际货币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提出,随着通胀消退,全球经济需要三重政策转向,第一重,主要央行开始降息;第二重财政政策方面将稳定债务动态和重建基需的财政缓冲,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全球的转向方向;第三重,虽然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改革有利于提升技术和创新,跟今天的主题,国际货币组织提出的方向跟今天科创节的主题吻合,促进经济一体化,鼓励生产性私人投资。
两周前,12月26日,世行上调我们中国2024、2025GDP增速,世行判断2024去年是4.9,2025年有望增长4.5,比上一版发布的预测有所上调。民营经济促进法,12月24日在北京金融研究院出席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获悉《民营经济促进法》有望于2025年出台,这是很好的态势。
国际科创节,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什么是创新驱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等于新质生产力等于数字化+碳中和+人工智能。也是康波第五波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预计2025年以新能源相关产业推动50万亿GDP包括石油、电力,这些都是上下游新能源,我们国家的半导体2018年贸易战被卡脖子,近几年来获得很好的增速,展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25年半导体产品有望出口两万(28:51),未来十年我国人工智能每年可创造超6000亿美元。
如何更好的破局?
跟今天的主题完全吻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去做,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很好的发展环境,以相对健康的国家负债表,带动恢复近几年受损的地方负债表,民营企业负债表,居民资产负债表,用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带动这三张资产负债表,资金流向我也给出具体的流向,央行和中央财政,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有力跨周期的调节来把水放出来,把地方政府、企业民营企业、居民资产负债很快的改善,同时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从加入WTO到CPTPP,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对标CPTPP的过程中,适当借鉴美国、阿根廷、越南出台的改革做法和经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彭森会长一周多前出版《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市场化进程。
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建设强化市场型(31:24)科学化,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法治环境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
国家层面要推动国家层面的良知善治,我把ESG翻译成良知善治。地方政府要从推动新质生产力出发,以地方政府的ESG、良知善治推进法治化的营商改善。
在座的企业层面更好引入ESG理念,企业微观主体也要树立良知善治,王阳明的治良知,高水平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层面的发展,更好提升市场主体的效能,很好促进我们国家新一轮的发展,从地方政府、企业等多个层面,从营商环境、国内外的环境改善入手,从积极财政货币政策等多方面入手,使2025年的春天更早的到来。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