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科技处处长、研究员 何丽 在STIF第五届国际科创节 暨新质生产力领航者峰会 的精彩发言,由云现场整理。
谢谢大家,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这个讲台上,在之前我讲过大数据和健康的关系,我讲过AI在营养与慢病防控的应用,今天很高兴来讲新质生产力。
我今天主要着重于新质生产力与营养、食品安全,这个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谁都离不开这个领域的观点和内容以及跟大健康产业的关系,在这几方面进行介绍。
我们都知道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它的核心标志以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为核心标志,它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优质,本质是先进的生产力。
最近一年,在健康领域,像新华网,内部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媒体经常会报道像新质生产力守护舌尖安全,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很多大会都会提到新质生产力。大健康方面更加关注人才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做AI也好,做大数据研究都离不开人才,其实就是科技要素一定要紧跟科技的进步。
还有一个管理要素,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组织要素,新质生产力最近几年比如说在中西医结合用的也是挺多的,现在中医研究如火如荼,应急医学,我比较关注智慧养老,营养与食品安全、环境健康,医学传播、营养传播,主要的目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健康方面用的特别多。还有一个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创新,健康管理最近十多年特别火,我也参加了国家健康管理学的编制。
提升疾病预防效率,比如说在营养领域,投入一块钱可能就能收入八块多块钱,还有一个加速药物研发,提高医学诊断精度和效率。
大健康产业对新质生产力也有很多的要求,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追求,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契合。
新质生产力在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是什么样的关系,这边促进营养学理论的创新,最近一些年营养创新比较少,会加深精度和广度的研究、深度,促进营养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我自己研究营养学30多年,也盼着它的进步能给民众带来更大的福祉。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很多人更加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好像不太关注营养,作为营养学的专家来说,大家更应该关心营养学,关注每天怎么吃,人这一辈子要吃60-70吨的食物,通过食物获取的营养成分有40多种,研究营养学的专家很多都是健康又长寿的;新质生产力可以促进食品安全标准的完善,在营养学方面推动营养学理论的创新,现在有基因营养学,还有代谢分子营养学,还有一个提升营养学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更加细致研究食物的成分,在人体内的分布、运输、消化、吸收、代谢等等。
促进学科交叉,以前我们说流行病学是弥合裂痕,是把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搭了一个桥,营养学更是这样,营养学对新质生产力有什么影响?可以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健康的保障,促进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跟营养健康产业相关也在蓬勃的发展,到2030年到健康产业的收益应该达到16万亿,目标明确,量也很大,营养研究可以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的灵感,在食品和营养方面我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守好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着力提升营养健康水平,顺应食品安全监管和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持续打造更加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第二个致力于构建监测精准高效,评估科学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督评估体系;
第三个全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第四个深入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大食物观就是食物即粮食,跟高质量发展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健康管理服务智能化,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可以赋能社区,体医养融合的健康服务。
总之新质生产力,在医疗卫生方面,在营养与健康方面、食品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