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STIF第五届国际科创节 暨新质生产力领航者峰会 圆桌·数智赋能和韧性增长的精彩内容,由云现场整理。
张耀军:很高兴论坛的邀请,去年7月份在这个地方是财经论坛,我是搞区域经济研究的,区域经济最基本的支撑就是产业,产业最基础的支撑是企业,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我很乐意参加这样的论坛,我上次提到三个名词,第一个人性;第二个人口;第三个匹配。
今天数智赋能,我们又提出很重要的韧性增长,今天会议的主题,尤其是这个环节的主题非常恰当,我们知道数智赋能在人类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史上是革命性、彻底性的改革,我们过去的机械化、电气化、网络化,现在已经到了数智时代,每一次革命有无限的机遇,但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威胁,我们是不是能做成、能做好,就是增长的问题,有的转不好,不仅不增长,还会衰退,这是机遇、挑战并存,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节点,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
韧性不是经济学的名词,韧性是来源于物理学的一个名词,当一个事物受到外部冲击或者内部冲击,恢复原状的能力叫韧性,否则一冲击就破掉就没有韧性,更谈不上成长,我今天虽然来的晚一点,我看了看参会的名单,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都是在数智赋能的大浪潮下我们走在前面的弄潮者,我们的经验会对还在这个路上,还没有数智赋能的企业提供很重要的启发和参考。
我在高校研究理论多一些,从你们这儿获得很重要的案例,哈耶克他提出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类的观念转变和思想意识决定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所有的一切最终来源于思想和观点,数智赋能,无论什么样的企业你是做什么样的产品,最终还是离不开人,包括深圳电科我们的领导他谈到车、路、云的时候,这里边还应该加一个重要的人,不应该建了车、路、云,最重要的还是要见人,怎么发展,数智融合是无形的经济,跟我们的车、设备都是不一样的。在硬的发展里边如何加入软的要素,就是数和智的内容,要把这个打通,最终是为了什么样的人,首先保证我们有韧性;
第二个有韧性的时候,我们能够增长,软件的投入跟硬件投入不一样,硬件投入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软件的投入,微软走到今天不容易,前期开发大量的是人力的开发,人才吸纳和使用,在这个时代当中韧性增长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才挖掘和使用。
晨阳:论坛的主题是韧性增长,张教授也提到20世纪开始我们过了很多阶段,从电气化阶段、信息化时代再到现在,去年百模大战AIGC人工智能的支持,东亚文化确实很卷,人也多,技术革新包括生产力会做很好的提高,一个好的产业不经风吹雨打,很快大厦哄然倒塌,产业也会有很大的发展问题,杨总怎么看待这次论坛的主题。
杨永平:感谢主持人,刚才张教授分享的非常精彩,我叫杨永平,来自于亿欧公司,我们是产业智库和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关注数字经济、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服务。
今天的主题是数智赋能,韧性增长,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先说背景,在过去2024年大家知道在行业里大家过的都不稳定,我感知上大家过的比较辛苦,这是在乌卡的经济状态里,大家面临的不确定性会更加多元。在多元里寻找韧性,任凭东西南北风吹,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生长和发展的方式。
方式之一,提升自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能力,这是大的背景,聊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行业里共认有三个主要的阶段,从最早信息化阶段再到数字化,AI化、智能化的阶段,最早是IT领域下1.0的阶段;迎来了云服务、云计算时代,大家都将业务数据上云甚至将云融入到各个业务流程当中,2024年过去一年百模大战,这两天正在拉斯维加斯展上最火的话题,我们进到AGI的初级阶段或者全面迈向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的阶段。
在新的人工智能阶段下,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也是有多个方面的,这个方面用新的手段来解决新的问题,现在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增长一个是稳定,关于增长的问题,我们的理解在过往管理学知识有一个DIKW模型,从企业数字信息以及知识、智慧,现在可能要智能,在这几个层面每个部分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终指向三个关键特征上,一个是企业降本,提质、增效,这都是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目的因的导向。
最终实现的结果,如果从财务视角将企业无形资产转为有形资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好反映了整个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这个是我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晨阳:谢谢杨总的分享,前段时间有出息和汽车相关的活动,其中一个嘉宾跟杨总分享的内容观点一致,尤其是在实际案例当中降本增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当中,在2C当中更精准触达我的精准画像,由于对数据掌握更多了,对未来新的需求也会创作新的赛道。
宿总。
宿度:谢谢主持人,非常荣幸今天下午在科创节的圆桌上跟各位嘉宾、来宾一起交流数智赋能和韧性增长的话题,作为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十多年的从业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双轮驱动,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企业老板、一线员工的在线会议、营销活动包括费用结算、摊贩的收付款等等,数字化已经是无处不在了。数字化转型成功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实际发生的东西,我们身处数字化流程当中,每个人深刻感受到他在加速业务流程的同时,使得信息过窄、心智负担过重,每个人的感受自己变的更累了,工作变的更多了。
最近人工智能支付,2024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芯盾(音)他讲到,当前人类的局面处在旧世纪的大佬,中世纪的制度和新世纪的魔法工具,旧世纪,北京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到七十万年人的周口店人,都是旧世纪的人,他们用的是磨制石器(1:30:58),我们的视觉去处理看到的图像信息是远高于人类大佬处理文字信息包括线行文字信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之所以累,就是处理不过来了。AI就是魔法工具,旧世纪的大佬面临魔法工具,随着agent(音),结合前面嘉宾的分享,数智赋能就是我们利用AI来提升数字化的质量,韧性增长恰恰是每个人由于采用了AI来降低心智以后,每个人的创新创造能力的体现。
晨阳:刚才有嘉宾提到中国是非常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因为提质生产力提高以后,有更多的价值,基于好的分配养老也会一点(音),比如豆包、文心一言、ChatGPT真的挺好用的。
刚才聊到比较宏观的话题,数智赋能、韧性增长。
接下来有请嘉宾讲案例、讲观点,先来请教下张教授。企业、品牌在面临数智赋能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做到韧性增长,如何做?
张耀军:机遇、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巨大转型,因为是复杂的问题,我想有这几个方面,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五个方面,怎么实现韧性增长应该做到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性人文化,我在前面的发言当中已经提到,我们一定要记着,我们所有的产品、服务最后是要为人服务的,是要落到人身上,说的再好,如果人用着不舒服,每位发言特别重要的共性,产品、服务为什么能够畅销全球、打遍全国,首先是安全;第二个快捷;第三个舒适,舒适是最奢侈的,舒适这个词跟幸福是一样的,很难琢磨的抽象的心理学名词,每个人都要追求我用它舒适、好用。
人文,长久以来面对人的需求所形成的一套标准,这个世界也是,不同的人种、国度,人有共同的标准,我想这就是人文,人性,我们看到的是需求,满足了需求其实就是满足人性,让我们感觉到更加舒适、惬意,无论怎么做,数智赋能最终满足人性,具有人文的关怀,第一个人性人文化。
第二个应该叫做系统生态化,我是学生态学的,后来发现做区域经济研究这些基本概念都用到了,为什么我想到系统生态化,我们做数智赋能,一定是处在时间节点和一定系统之下,比如我们做不同产品、服务,全球、全国这个区域可能有跟我们相一致的也是兄弟单位,也是竞争者,他们做什么,既是一种合作又是博弈,如果我们用数智赋能转型过程中,我们首先放到大系统当中去考虑,比如全球做到什么程度,全国做到一个程度,我在这个区域做到的程度,今天参会有很多在全球也是做的遥遥领先,也有在区域做的遥遥领先。否则今天在座各位大家坐不到这个会场来,一定是胜出的能过来,做的过程中,数智赋能过程中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怎么看清定位,我跟地方做产业定位、城市定位,说话要看一个系统,生态和主要的元素,比如我们每个人是生态的主题,周边就是生态,既要考虑到我们能提供什么,也能提供周边需要什么,我们提倡站到对方的角度,产品谁来使用。
在众多的单元当中提供服务当中,我们有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面对数智赋能的目标,人性人文,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把系统看成一种生态,组织协同化,(1:37:56)数智赋能说起来很简单,怎么做,要看周边的环境,要看到我们的客户在哪里,谁来做,是我们的员工,社会提出这样的需求,萨义定律(音),用户没有想到我们想到这是最高级生产服务商提供者,引领数智赋能潮流的企业或者个人。
企业组织协同化,各个部门,现在为什么有信息孤岛,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美国也是,很重要的包括数字,有企业家提出信息孤岛,为什么孤岛,相互封闭,组织协同打破孤岛,信息充分传输。
第四个实现决策的智能化,它有一个规律,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很多是及时的,我们一定要做到智能化,做到最后一个就能做到业务的敏捷化,我们经常说狼性原则,现在有人说对这个充满争议,不管怎么说,我们要想面对及时的问题,确实要敏感、敏捷。现在是快速反应的时代,我们做了这么多的数字化,很多是数字包括高铁飞机,都提供很重要的无与伦比的速度,把时空进行压缩,业务敏捷化,前面四点做到了,最后一点也做到,五化就可以实现韧性增长。
晨阳:那段话是适合百行百业的,第一个要以根本的痛点和以人为中心;第二个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哪怕是很小的细分领域也要站稳脚跟;第三个组织优化当中要有顶层设计,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数智融合就做的不完善或者不贴切;还有一个要足够敏捷,摩尔定律,发展的很快,今天还是商机,明天可能全部人就跟上了。
杨总,请您举一些实际,尤其是科创企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价值创造表现在哪些方面?
杨永平:刚才跟李总聊的时候说现在是数字贬值的社会,我也非常认同,非常重要的趋势,AI对于前行百业的价值,说两个场景,我们自己公司里的硅基员工,前段时间有企业家提硅基家人,现在也有人在提硅基员工,数字员工,现在在企业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大家需要AI的工具或者能力帮助解决过往通过很多人力实现的问题。价格或者带来的影响,当个人PC走进每个企业带来的提升,是企业新兴基础设施,带给企业的想象力不只是(1:42:47)。
未来在十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跑着(音),有十亿的人形机器人,会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这也是值得我们畅想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流如何能够用AI给我们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领导也好,真正感受到AI带给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还有提供的新价值,这个价值肯定是全新的,过去从未想过的值,这是在企业里怎么通过数字人的方式或者是AI智能体的方式代替原有的环节。这个环节分为三个方面,我的数据拿过来以后,来自方方面面,有财务、技术研发等数据,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算法形成什么样的决策,最后作用于产品、用户,这代表输出,在三大环节里,如果更偏制造、实体产业,以研产销运这几个模块来说,AI在这几个方面都能体现它的价值,这是关于企业管理和企业业务拓展和变化的点。
我们也关注在各个场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业务场景,怎么提效,有一个做L4的无人车配送,这是极大的销售提升,各行各业我们看到很多创新的机会,原有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机会,已经几乎消失了(1:45:26)。
晨阳:接下来的时间,听听站在企业的角度怎么看待数智赋能,宿总,宿总所在的七牛云作为AI+音视频技术提供商和数字化先峰,您有哪些具体的案例跟大家做一下分享和介绍的。
宿度:教授的分享提到每个企业在数智化里面要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主持人也提到这一点,七牛云作为围绕(音)面向家庭、车以及内容识别、RTC互动音视频,我们有哪些借助AI提质提效的案例,我们有幼儿园的摄像头集成商,录了孩子们的很多视频,家长们也希望看到这些视频,借助AI的工具,为摄像头的集成商给他识别客户引导家长去点他自家的孩子,全天8小时的视频集锦,借助AI来做,非常有效率,通过人来点会非常累,这个是从提效提质的角度来说的。
我们也借助数字人AIGC的视频技术,为我们短视频的客户生成、合成带数字人的视频,可以用在各种平台做产品的介绍和营销,比如我们讲一个PPT,可以讲的生动一点,也可以把我讲的东西变成文字,由AIGC服务生成讲的内容,使讲的内容更加精炼一点。我们也会进一步借助数字人,借助agent的技术能力,给我们的客户提供包括数字员工、智能客服新型的智能工具,通过生动的形象输出智能数字(1:48:30)。
晨阳: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在论坛的最后,在您的想象当中,尤其是数智改变生活,您认为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耀军:时间关系,让我们心中有数,智慧引领,高质发展,谢谢。
杨永平:目前美股占着(1:49:33)大概市值接近18万亿美金的规模,现在的变化也更高,期望在未来能够看到因为数智化的转型和推动,在大A有自己的A股亲兄弟吧。
宿度:用AI降低信息上的新质负担,提升便捷性,这是AI魔法工具在数智化的未来当中带给每个人的福利。
晨阳: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和精彩分享。本场论坛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