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目了然 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创始人,邹毅.jpg

以下是北京一目了然 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创始人 邹毅 在第十四届公益节暨 2024ESG影响力年会 的精彩发言,由云现场整理。

大家早上好,我是邹毅,是北京一目了然的发起人,今天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过去12年走过的路程,见证北京的蓝天,今天早上从大望路,北京电视台过来的时候,看到蓝天白云,就感到北京空气质量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公益力量可以成为助力中国ESG发展的平台和桥梁。

    借此机会,我把去年2024年空气质量年报在这里做一个发布,每年都要做全球发布,今天这个会场特别应景。

    这就是我每天早上拍一张北京电视台的照片,原来是1月4日发布,得到大会的邀请参加这个大会就延期一周的时间,一整年12个月,30天,去年还是闰年,366天,空气质量好到30微克,今年是是第四年连续达标,北京取得这样的成绩,剧变,联合国说北京奇迹,我和我的团队能够记录这份剧变,跟大家一起分享非常高兴。

    这个是过去11年我拍的照片,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做的分享,2013年-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变化,从89.5微克年均PM2.5到年均32微克,三分之二的差距,大的差距当中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社会的上上下下为我们夺回蓝天付出巨大的努力、牺牲,这份荣誉来之不易。

    2013年-2022年,十年,2013年好天气还没有不好的天气多,到了2022年我们将近有300天的好天气。

    这张图更加精彩了,这个是科学家做的,在2013年我们看到有深色、红色,此起彼伏,2013年每周都有一天的重污染,到了2022年,我们只有在秋冬季会有那么几天,去年也是一样的,在11月份有那么几天,整体我们看到蓝色、绿色的更多了。

    这个是我2013年拍了整整一年以后,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新闻联播也报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冬奥会,我们从申办到筹办到举办整整十年,我们完成向世界的承诺,当我们开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我们将给大家呈现的是蓝天白云,那个时候确实是这样的。我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到中学甚至到国际小学、国际中学跟大家一起分享北京的变化,而且这帮孩子们,来自全世界各地在北京国际学校学习的孩子,有的在北京时间很长,有的甚至出生就住在北京,他们也是见证北京空气质量这份剧变的见证者。

    过去十年当中,有超过300家国内外媒体采访了我们,据说受到采访最多的机构和个人了。

    去年北京市发布空气质量报告,也强调了尽管我们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件长期复杂的任务,现在工业污染、能源污染可能已经退出了,什么是北京首要污染源?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等本地污染排放源的治理,这个跟工程治理不一样,接下来的治理跟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开车、出行,甚至我们做其他活动的时候都有可能带来要求,绿色出行、环保,为每年获得更多的蓝天,甚至一年多一个蓝天都是一份巨大的努力。

    北京的主要污染是机动车,像机动车、柴油车的排放,不仅是北京,全中国所有的大中城市首要污染源,机动车都已经是主要污染源了,我们机构从去年年底就做了一个倡议,为了北京更多的蓝天,也为了舒缓交通,我们倡议凡是有车的车主们,自愿每周少开一天车,骑助力自行车上下班,骑自行车出行,这是一项为北京市540万机动车车主的专属公益行动计划,今年我们叫实施,在十四五公益节和ESG影响力年会上,我也向大家发出一个倡议,希望获得大家的响应。

    这是我拍的北京CBD,高峰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建议大家骑车,助力自行车是智能的,科技感十足,骑上舒适度非常好,在欧美国家、日本,助力自行车被誉为自行车中的劳斯莱斯,助力自行车E-bike,让在途机动车减量、减碳、减污、提速,从自行车时速20多公里,有10%-15%的提速,北京交通就更通畅一些。

    这个是绿色出行不同方式的碳足迹,左边开车碳足迹是最大的,碳排放、能耗、扬尘还有其他的污染,最环保的一个是步行,一个是骑自行车,我们建议北京骑自行车是最好的方式,也不排除你可以走路,自行车和步行它的碳排放、碳足迹是最小的。

    世界各地都在为各个城市做碳减排、碳中和研究,有一个叫《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一篇关于交通运输论文,给出非常好的量化数据,交通领域占到全球燃料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来自私家车,如果希望我们的城市碳排放、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能够减少,如果能做这么一个切换,每周少开一天车,每周骑上助力自行车对城市是巨大的贡献,我们这个城市两千多万人口,开车的车主们就有630万,私家车是540万,这个量加在一起,我听到一个嘉宾说微不足道,我们要说这份微就可足道,这是一些数据,每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每年将近200多个领导人,两万多个机构大家一起协商共商怎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让温控不超过1.5度,1.5度,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每个人都需要做出努力。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过去我们上学、上班都是骑自行车的,后来城市化、工业化,生活质量提高,  家家户户开始买机动车了,机动车占据出行的主力军,自行车空间不断被压缩,自行车大家骑起来好像觉得自行车的舒适度、整个体验都有问题,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时间紧迫怎么办,能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我们机构发起骑助力自行车,有一家企业,特别感谢这家企业,他们专门做助力自行车的,给我们提供一百万辆助力自行车投放到市场让大家去骑。

    今天的主题ESG影响力,我们更多从公益推动企业、社会各界一起发挥作用,城市更美丽。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后,很多国家把重点放在绿色出行上,这个是减排大户,能够做到减排的抓手,我国城市碳排放城市占到75%,交通污染排放占到很大的比重,北京达27%、上海27%,深圳到了40%。

    哥本哈根他们怎么做的,他们的出行、上学,整个城市居民比例占68%,难以想象,这个是我们 到了哥本哈根去参观、交流,他才是自行车出行大国,哥本哈根非常小,比朝阳区还要小,如果北京能够行动起来,挤入世界自行车碳排放减排的国际大城市,北京一定是可以成为头牌的。哥本哈根目前排名全世界第一,北京,全中国这么多城市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入围。

    每周少开一天车,骑助力自行车通勤公益活动,让北京交通更通畅、让蓝天更多。

    第一步向北京朝阳区CBD提供五万辆助力自行车,第二阶段,覆盖朝阳区提供36万辆助力自行车;第三阶段在北京市全面铺开,为北京市提供100万辆,向朝阳区领导、北京市领导做了汇报,他们非常赞赏,我们正在做论证,这是公益,跟现在看到的共享单车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特点是点对点,是不占用公共交通空间的,我们不会看到无序的,共享单车怎么这么乱,未来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做到一百万辆,为北京市减少多少二氧化碳,一年120万吨,这个量太可观了,这个量跟每个人、每个志愿者息息相关,如果大家参与我们就可以获得,这个在全世界是第一,这也为北京市提升城市“双碳”行动的重要举措,这跟每个人的参与、支持、家庭都分不开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