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定于今年7月在上海举行,主题为“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

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盛会,CFS第十四届财经峰会将邀请各行业领袖共同研判全球新挑战与新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新机遇,助力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刘胜军.png


以下是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 刘胜军在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屠市长,连老师和陆院长,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好!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科技革命与国运之战》,今天的嘉宾大部分是来自科技领域的,这个话题和大家都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当前的主要矛盾还是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我认为有三个层次: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和西方两种制度的竞赛;文明的冲突,亨廷顿在90年代提出的“文明的冲突”这样的话题。

在这三个层次的矛盾当中,科技革命或者科技竞争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从历史来讲,科技革命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崛起的关键机遇窗口,比如我昨天刚从英国回来,我现在能明显感觉到英国已经衰落了,确实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辉煌。在历史上,英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呢?最关键的是抓住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同样,美国之所以在今天还是一个霸权,最大的实力来源依然是科技。美国通过第二、第三次产业革命,成就了今天霸主的地位。

当前,全世界站在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这一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就是AI人工智能,我们要承认,今天美国在这个领域还是领先的,比如英伟达最近的市值突破4万亿美金,中国市值最高的应该是腾讯,腾讯的市值只有4万多亿港币,相当于英伟达的七分之一,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中国怎么样能把握住这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对中国的国运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说到AI,无非是三个问题:数据、算法、算力。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博弈会围绕这三点进行展开。

到目前为止,美国希望通过算力的封锁,来遏制中国的AI领域,挑战美国的地位。最近的情况又有些变化,大家知道H20芯片又恢复向中国供应,虽然这个博弈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美国之所以做出让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尔盖茨所讲的,如果你封锁了对中国芯片的供应,反而会刺激中国本土芯片的生产,对美国来讲是得不偿失的,美国现在有点进退两难。如果中国真正能够在芯片领域突破,我觉得这个影响还是非常重大的。美国《时代》周刊讲,如果AI能实现大部分自动化,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一个巨大的推动,进而带来决定性的军事优势。

中国AI领域也有优势,比如我们的数据基础是相当雄厚的,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方面还是非常超前的;二是产业应用的优势,虽然我们的原创可能赶不上美国,但我们的产业应用是中国非常突出的优势,我们的应用不比美国差,有的比美国做得更好;三是中国企业拥有世界级的学习能力,这是美国人最害怕的,美国每一次出现一个创新之后,中国能够快速学习,而且短时间内可能会超越美国,这是让美国人非常恐惧的一种能力;四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之所以能出现DeepSeek这样的创新,看起来是偶然,其实是必然,这个必然就来自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这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优势。

达利欧讲美国的优势是原创,中国的优势是应用。这是中国未来在AI领域应该发展和突破的方向。

最后我想讲几点建议,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握决定中国国家命运的科技革命的历史浪潮?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家精神才能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去年,很多民营企业家因为远洋捕捞的事件,人心惶惶,我觉得这个事情对于中国企业的创新可能是非常不利的。没有企业家精神,这些创新就无从谈起。比如没有任正非可能就没有华为,没有王传福就没有比亚迪,企业家精神是一,后面的要素是后面的零,没有一,这个零就无从谈起,我们要保护企业家具有无比的重要性。

第二,我们要承认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了在创新方面可能不如民营企业,尤其是需要大量承担风险的领域,国有企业往往追求稳定。

第三,创新一定要靠年轻人。诺斯贝尔奖得主大部分人的原创成果都是在20岁、30岁年龄段完成的,如果年轻人没有动力,这个社会的创新就没有活力。

第四,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没有资本市场这个“超级孵化器”,大量科技企业的涌现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已经是国际经验所证明的非常成熟的做法,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绝对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全社会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企业家,千万不要去仇富,大家一定要知道,企业家的成功对这个社会是非常宝贵的,企业家虽然自己能赚到钱,但给社会带来了就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尤其在创新方面,他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理论上,我们对这个问题还可以进行更多的探讨和突破。

第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的创新优势。这几年中央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尤其今年《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信号是非常明确的,现在关键是落实。在具体的政策、具体的实践当中,怎么样减少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就是我们讲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的问题怎么解决,让民营企业家有安全感。

第三,真正落实IPO注册制。现在非常突破的问题是中国有大量创新企业,但他们的上市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现在IPO的速度非常慢,我接触了不少企业,很多企业原来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注册制,尤其是科创板,抱有很高的预期。现在很多企业家不得不重新准备转到香港去IPO,因为对美国也不放心,现在香港可能成为大家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觉得这个事情,中央应该给予更多重视,要下决心把资本市场从一个羊肠小道变成科技创新企业的康庄大道。

第四,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培育。中国的教育体系探讨了很多,过去强调的是应试教育,是基本能力的培养,但对创新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最重要的还是好奇心、想象力,我们的教育不能压制想象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我们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要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难以承受,很多人躺平回到小城市,这对社会的创新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年轻人是最愿意冒险的一批人,没有这样的一批人,未来企业家的群体就会减少。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几点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