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由数央网、数央公益联合国内众多大众及财经媒体共同举办的2025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5ESG领袖峰会将在上海举行,活动主题为:践行绿色发展 共赴零碳未来。
国际绿色零碳节是碳中和与ESG领域的焦点活动,活动旨在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展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实践成果,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共创绿色零碳未来。
以下是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徐文萍在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5ESG领袖峰会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徐文萍。
我今天向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三重变革下的PreREITs的架构,这也是由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合规团队为主导承做的项目。
我是一个既做合规又做投融资,又做“一带一路”的律师,业务涉及境内境外。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数字业务也应运而生,我在做律师之前是做管理的,30年前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现在我又把我原来的业务及专业捡起来了。我长期工作在资本市场投融资的第一线,帮助企业做股权融资,做债的融资,做ABS以及当下非常流行的REITs。我认为REITs是一个很好的面对新型智能化发展的工具。我们国家“十四五”规划里面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怎么样才可以赋能到今天所提的ESG零碳的项目里面呢?5月13日,大成在举办了一个研讨会,被中证报、财富网等媒体竞相报道,就是探讨这个问题及方向的。
我们请到了头部的金融企业、产业龙头企业。政府部门面临缺钱的困境,如何从土地财政转到数字财政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工具。因为金融需要创新,但创新又需要一个系统的构建。怎么样把银行、投行以及保险这个金融的“三驾马车”嵌入到项目里面,这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在资本市场、金融领域有很多建树的律师,同时我本人又是道口金融的讲师(去年的时候,在广金会讲了数智金融怎么赋能实体经济的话题)应该思考的问题。
基于这些背景和挑战,我想分享我们对于现在经济的思考,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ESG数据底座的价值。
第二,PPR怎么运用三支柱融合把项目做活?
第三,法律怎么样赋能ESG合规体系,今天上午有两位律师已经讲了,我不再重复。
第四,数字经济如何闭环,怎么样使金融实现募投管退全流程保障,金融这边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条才会投到目前的项目里面。今天来参会的也有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做ESG的,我在跟他们分享体会的时候,原来大家只是把ESG作为成本项,但我们在这个项目里面做了价值的创造,甚至可以做一个投融资的模型。
传统的REITs里,我们认为即便是加了“ESG”这样的概念,但也确实因为很多数据不可量化,从而导致数据的割裂。上午有律师讲到了号称是零碳工厂,但如果没有真正做好,就会有“漂绿”的风险。现在表面上可能得到了好处,但从监管的角度来讲,信息披露不像以前做一个社会责任报告可以随便写写。根据监管《指引》的规定,信息披露如果没有很量化的指标就会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ESG(环境、社会、治理)涵盖了自然界生态,涵盖了作为人类社会体系以及治理的所有数据。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直接标记(现在技术是可以实现标记),把它作为数字底座的话,在数字底座上面所延伸出来的这些以ESG为数据底座的数据,在工信部和科技部那边讲可信数据空间的模式里面。在我看来,可以按照儒家差序格局的这样一个不同的数据安全保护的架构里面,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基于物理层面RWA通证化的非常可信的资产。这个资产跟目前所习惯的做审计报告的财务数据是相当的。也就是说,联合国在04年第一次提出ESG的时候,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再仅仅以财务的数据作为衡量,而是以对于环境、社会以及治理的透明度来衡量价值。
九部委出台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作为一个企业老总如果做ESG这块,一定要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它,并且要真正地把数据量化了。实打实做出来的量化数据喂给将来的AI,它就能够形成新的智能的管控体系。这也是我们团队致力于做这件事情的原因。
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专门做数据的,他在做数据资产入表的时候会把数据交给AI公司处理,但企业是无法判断这样会不会存在数据安全或者其他的问题,或者会有数据泄露情况,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核心的商业秘密有可能在你做数字化的时候就被窃取了。
现在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低、流动性不足,即便我做了数字化,但因为它量不够多,保密跟安全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即便现在有绿交所和数交所,也不是很活跃,我们认为需要一个专业的做professional的Pro-preREITs来做公司治理的智能化治理的模型。
破局的关键,我们认为ESG的数据上链,碳排放作为可溯源,不可篡改是一个关键。儒家的差序格局的治理分层数据权限保护隐私和合规也是一个关键。在我看来,现在很流行做跟香港的稳定币对接的RWA,从我的角度来看,首先你要保证你自己的数据安全;其次,企业也要注重数据资产和产权的保护。从长远的发展来讲,所谓硅基生命的智能体出现的话,其实很多人用ChatGPT、DeepSeek,已经发现了它巨大的能力,将来知识已经不是核心竞争力了,而你自己的数据,包括思想和人文的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所以一定要有产权保护,不至于在新兴经济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状态下迷失,在数字经济与ESG战略协同方面,希望你们请到专业靠谱的法律工作者或者律师给你们做整体的策划。
在我看来,ESG数据底座其实有两个方向可以做:
第一,RWA通证化,基于实物资产的Token,现在比较流行,像京东跟阿里都在香港纷纷申请稳定币的牌照,他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看来,通证化未来是证券领域比较新型数据的ABS,它跟币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有时候叫代币、比特币之类的,但这个实际上是证券。我们知道现在国家在做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但这个推广目前仅仅在于商务打折的领域,我觉得跟香港数字黄金的稳定币能结合的话,也许是一个方向。这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但无论如何,银行系统的加密货币投入到PPR项目里面,对于我们重新构建对于人民币资产的估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把“一带一路”在国外加密货币版本的合同引进过来,它比较好的点是保函、保险,在治理这块有比较好的框架,如果我们能把它跟智能化相结合,这是未来公司治理的新模式,现在要投早投新投长期稳定回报的ESG基金,这样的基金最大的问题是只要6以上或者8以上的回报就可以了,其实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的模型。如果我们法律人在这时候能做出这样的模型,可以让家族办公室和国家主权的险资来投这些项目。我们认为,RWA首先不等于稳定币,RWA是证券的,稳定币是货币的,是银行要保证来兑付的,这里面很多都是新概念,比如稳定币的数字人民币是国家信用作为支撑的。
第二,PPR项目应用的场景是哪些?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城乡、产业数字化、乡村振兴等,都是我们大成律师事务所能做的项目。
事前要防范风险,我们团队对于PPR项目有一套的合规体系,我不再仔细说了。我们用违约机制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方式,通过股权投资协议的约束,保证整体在项目里面,包括跟它一起合作的相关方都能够遵守ESG尽职调查,以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约定,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这个前提是ESG数据有确权,找律师确定权属之后把它通证化,这样可以实现一个估值的锚定。监管合规这块,一定是符合九部委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同时这个ESG报告一定是审计级别的,要通过确权跟认证,我们甚至会找到名胜这样的专业机构给到你知道,怎么样形成的ESG数据在未来才符合投早投新投稳定回报,如果他给你评级比较好的话,钱可以很快融过来,目前有很多金融机构在跟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作。
美元实际上是黄金稳定币,当时美联储成立的时候,有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概念。如果港币作为香港稳定币的锚定物,可能还会涉及到跟美元体系金融战的问题。
从专业律师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FIDIC多边银行加密版本的合同是很好的机制,它可以解决保险跟违约责任的支付问题。毛主席曾经写过一首《念奴娇-昆仑》,大家可能都缺钱,这个事情怎么办呢?中国完全可以一节一欧、一节一美,我自己写了一首诗,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分享一下课件,我不仔细念了。
我们认为一定要搞透明化、稳定化和可持续化,这样的模式才能通过双向赋能的机制,把数字经济跟ESG怎么结合起来,ESG怎么跟数字经济结合起来,形成双向赋能的机制才能够实现产业的人民币资产的估值革命。
我们做了一些量化的能效,如果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话,能效至少是提升30%的,我们目前跟农业部合作的项目基本上一年能跑回回报。这样的项目先跑起来,等到稳定币实施的情况下,你就有一个盆儿来接着了。
财务数据的指导,如果是基于ESG底座的数据来讲,我们认为它至少可以有40%的跃升,它是动态的,易于操控,用加密货币去投资的话,这个东西可以量化,不会存在很多金融风险的问题。
我们认为数据作为差序格局的伦理是要经纬的,再次强调,数据是个人包括企业将来最宝贵的财产,一定要把它保护好。如果没有靠谱的中介机构,不动可能是最好的,如果动的话就一定得成功,或者没有给你1-2倍的估值溢价或者100%、200%的溢价,不要轻易把产权卖了,最好是留在自己手里。在我们的模式下,这些数据每年都可以给你增值的,不是今天做了一次数据入了表就完了。
在驯服硅基生命的野性方面,我们团队跟一些公司合作,基于儒家差序格局可信数据空间数据隐私安全保护,区块链上链的技术就可以实现一个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发展的格局。
这是我们的三元治理结构,以ESG为舵,以法律为锚,启航PPR金融创新蓝海。我是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徐律师,大家可以加我微信,我们可以线下交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