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由数央网、数央公益联合国内众多大众及财经媒体共同举办的2025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5ESG领袖峰会将在上海举行,活动主题为:践行绿色发展 共赴零碳未来。
国际绿色零碳节是碳中和与ESG领域的焦点活动,活动旨在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展示双碳战略目标下的实践成果,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共创绿色零碳未来。
以下是利安德巴赛尔聚烯烃(上海)有限公司 亚太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市场经理(高性能材料事业部) 谢羽在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5ESG领袖峰会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刚刚听到在座的讲解,其实很多都是我们下游的客户,我作为化工行业的代表,我们生产的这个材料在下游制造业的使用广度还是比较广的。另外,我们看到今天的主题是ESG,在ESG上面,很多上市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减碳目标。大家提到范围三的减碳,上游原材料供应这块的减排可以贡献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今天我代表化工行业讲讲化工行业比较传统的减碳路径是怎样的,同时介绍一下支撑下游客户减碳和循环塑料使用的解决方案。
首先介绍一下利安德巴赛尔是什么样的公司,大家提到巴塞尔总想到瑞士巴塞尔那个城市,但利安德巴赛尔由三家公司组成。这个公司是聚丙烯发明创造的公司,现在大家用到的聚丙烯技术都是来自巴赛尔的技术。巴赛尔在成立之后又收购了利安德,是炼化的部门,形成了今天的利安德巴赛尔。
几年前,化工行业面临绿色转型的压力,我们针对绿色化工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战略方向。图上展示的是利安德巴赛尔整个产品系列,主要包括五大产品系列:
第一,最支柱的是技术这块,谈是生产聚烯烃的催化剂,以及工艺包。
第二,燃油。燃油这部分是在今年年初正式剥离出了利安德巴赛尔的产品体系。
前面三块是我们的产品部门,包括化学品、聚合物,包括聚丙烯和聚乙烯,以及高新材料事业部,包括改性的工程塑料的产品体系。
我们公司在做绿色转型的部分,针对可持续发展实施了三个方面的行动目标。首先,我们是生产塑料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处置这些塑料,首当其冲去提出了不依赖塑料生产和销售的量纲的目标整体公司能源结构的改变,这个目标在去年提前完成了;第二块是我们公司率先在内部设立了内部碳价,鼓励各个生产基地去积极寻找节能减排的方式,助力我们实现范围一、二的减碳目标。
第二块是范围三的目标,刚刚我讲范围三的目标,其实原材料这块是贡献比例超过50%,这个部分也是通过了两条路径去实现。首先是携手上游的供应链共同减碳,成立了绿色采购部门,通过采购的抓手去影响供应链,找到节能减排的方式;第二块是在范围三的下游部分,我们积极改变产品结构,我刚刚在讲产品系列的时候讲到其中一个业务板块是燃油,燃油部分在下游使用当中是产生高额碳排的,我们在这个业务板块还在赚钱的阶段就剥离掉了,反而增加了低碳的产品板块,去辅助我们实现范围三的减排目标。
最后这块是助力社会繁荣。我们对整个上游供应链实施ESG转型为他们准备了很多工具包,一方面是帮助他们找到节能减排的方向,另一方面是让他们补缺在ESG方面的信息缺口,这些都是免费公开给供应链伙伴的。
第二块是产品阶段,我们在做出绿色转型的动作之后,创建了一个新的品牌,这个品牌叫Circulen,下面包含三个子品牌,三个子品牌代表的回收方式不同,它之于下游的消费者的使用目标也不一样。为了避免粮食冲突,我们选择的是第三代的生物基,目前基于地沟油生产的一系列产品。
为了实现我们设立的这个目标,我们也积极地践行把行动落在实处。首先,这一页展示了比较传统的塑料机械回收的过程,我们在全球积极地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股比基本在50%以上。我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是在广东肇庆,和隽诺环保携手创建的,一方面解决上游供应稳定性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整个上游产品的技术缺口,我们借助隽诺环保公司的合资公司,在积极开发上游的原材料筛选、清洗以及处置的工艺。这个工厂的产线2的HDPE和PP均拿到了无争议函。
下一个基地会成立在美国休斯敦,目标产能是10万吨。
关于生物基,我不再赘述。但是我展示一页生物基的减排效果,目前无论是PP还是PE,在使用第三代地沟油原材料的基础上去进行生产的话,它从摇篮到大门的减排效果基本都是负碳排的,它从摇篮到粉末如果考虑的是焚烧和填埋的极端情况,它减排的水平也在65%以上,使用这类材料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家产品范围三的排放水平。
全球以及国家都在积极推行EPR的政策,我们看到很多品牌方都在寻找闭环回收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在2022年和一家欧洲头部车企共同探究了这个方式,把车上废旧的零部件拿回来进行双循环的实践,即物理循环+化学循环,最终使用化学循环的方式制成了安全带卡扣的零件,并且商业化了。我们从2022年开始就一路探究这个模式的商业化,很开心看到基本上到明年一季度就会完成在欧洲基地的建设,并且做好了商业化的准备,目标是到2030年可以在这个基地真正处置基于汽车报废的零件,基于电子电气报废的材料进行处置,处置的规模大概每年10万吨。
刚刚说的这些都是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持续还在做精进,很多精进光靠巴赛尔是不够的,我需要携手供应链共同行动起来,我加入了TFS组织,尽可能影响更多化工企业的上游供应链,让大家参与到ESG风险管理和提升当中,并且践行到产品低碳开发的路径中来。